[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新型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077.7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雄;黄群贤;陈建华;王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桥墩 新型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墩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新型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枢纽的“咽喉”,桥梁的破坏将导致生命线的中断,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承重和抗侧力构件,桥墩的破坏往往会引起桥梁的整体倒塌。大量实际震害表明,既有桥梁倒塌往往是由于桥墩抗震性能不足所造成的,其中最严重的缺陷是箍筋配置不足。在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加固中,应重视如何使补加部分对原有截面产生良好的横向约束,以最大幅度地增加加固结构的延性。同时,加固方案还应尽量减少加固部分应力滞后,使加固部分和原结构有效协同工作。
近十余年来,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材料)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性、施工便捷和可设计性等优点,在桥墩加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加固材料与现有加固结构存在应力滞后效应,FRP材料高强的特点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大大影响其加固效果。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应力滞后的情况发生,高效地发挥FRP布的特性,同时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新型加固装置,加固效果好,实用性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新型加固装置,包括两个可对应扣合的U形的钢箍部,两个所述钢箍部的端部分别相对应焊接在一起形成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周面相适配的闭环套箍;还配设有对所述钢箍部施加预应力的螺栓预紧部,所述钢箍部外侧沿钢箍部长度方向连续固定贴合有FRP布。
上述螺栓预紧部包括分设于两上述钢箍部端部的垂直方向的连接板,和穿过相对应的两所述连接板进行预紧的预紧螺栓。
上述连接板通过一体的且沿着上述钢箍部外表面的固定板与钢箍部可拆装连接在一起。
上述固定板与上述钢箍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上述连接板与上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三角板加强筋。
两个扣合的上述钢箍部呈圆形。
两个扣合的上述钢箍部呈方形。
上述钢箍部的弯折处为平滑弧形。
上述钢箍部在其弯折处对应钢筋混凝土桥墩设有匹配垫于二者之间相对于弯折处面积较大的钢垫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新型加固装置,其将具有良好抗拉强度的FRP布与具有良好塑性变形性能的钢箍部有机结合,通过螺栓预紧部对钢箍部进行预紧操作,避免应力滞后的情况发生,预紧后固定贴合FRP布,可高效地发挥FRP布的特性,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加固强度;同时FRP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耐久性,对钢箍部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钢箍部的耐久性,进而延长加固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简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简易示意图。
图中:
1-钢箍部 11-弯折处
12-钢垫板
2-螺栓预紧部 21-连接板
211-固定板 212-螺栓
213-三角板加强筋 22-预紧螺栓
3-FRP布 4-钢筋混凝土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新型加固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两个可对应扣合的U形的钢箍部1。
两个钢箍部1的端部分别相对应焊接在一起形成与钢筋混凝土桥墩4的周面相适配的闭环套箍;还配设有对钢箍部1施加预应力的螺栓预紧部2,钢箍部1外侧沿钢箍部1长度方向连续固定贴合有FRP布3,FRP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此结构将FRP布3的高强抗拉性能与钢箍部1良好的塑性变形性能有机结合,通过螺栓预紧部2对钢箍部1进行预紧,再将扣合的钢箍部1焊接固定,然后再固定贴合FRP布3,可有效避免应力滞后的情况发生,高效地发挥FRP布3的特性,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加固强度;同时FRP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耐久性,FRP布3对钢箍部1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钢箍部1的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未经华侨大学;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