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机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7272.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严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机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飞机机身结构。
背景技术
飞机机身结构基本都采用分段设计,并将各段机身对接成完整机身。目前,两段机身之间的对接都采用永久性连接,无法进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机身结构,这种机身结构能够实现非气密段机身对接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机身结构,包括对接前段机身1及对接后段机身2,所述对接前段机身1及对接后段机身2通过若干组可拆卸式接头3和一组以上的插销式接头4进行连接。
所述可拆卸式接头3为单双耳接头组件。
所述单双耳接头组件的数量为四组。
所述单双耳接头组件中的单耳接头301设置于对接前段机身1,双耳接头302设置于对接后段机身2,或者单双耳接头组件中的双耳接头302设置于对接前段机身1,单耳接头301设置于对接后段机身2。
所述单双耳接头组件中的单耳接头301设置有轴承303,双耳接头302设置有衬套304。
所述四个单双耳接头组件中的任意一个双耳接头302中的衬套304为偏心衬套。
所述插销式接头4包括插销401及装有轴承的插销套筒402,插销401固定于对接前段机身1,插销套筒402固定于对接后段机身2,或者插销401固定于对接后段机身2,插销套筒402固定于对接前段机身1。
在对接后段机身2或对接前段机身1的周圈还设置有密封装置5。
所述密封装置5为P型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发明实现了非气密机身对接可拆卸,仅通过可拆卸式接头和插销式接头将对接前段机身和对接后段机身对接,相对于现有的结构周圈连接,大大降低了连接件数量。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带偏心衬套的可调节接头来对接非气密机身,降低了机身对接工艺风险。本实用新型发明采用的对接形式传力路线清晰,并且采用了破损安全设计,连接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拆卸式接头示意图;
图3为插销式接头示意图
图4为密封装置示意图。
其中,1-对接前段机身,2-对接后段机身,3-可拆卸式接头,301-单耳接头,302-双耳接头,303-轴承,304-衬套,4-插销式接头,401-插销,402-插销套筒,5-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
如图1所示,一种飞机机身结构,包括对接前段机身1及对接后段机身2,所述对接前段机身1及对接后段机身2通过四组可拆卸式接头3和一组插销式接头4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可拆卸式接头3为单双耳接头组件。
所述四组单双耳接头组件,其中下部的两组单双耳接头的轴线设计成水平轴线以承受航向载荷和竖直方向载荷,上部的两组单双耳接头设计成竖直轴线以承受航向载荷和左右方向载荷。水平轴线的单双耳接头同轴,竖直轴线的单双耳接头的轴线相对于机身对称面对称。
所述单双耳接头组件中的双耳接头302设置于对接前段机身1,单耳接头301设置于对接后段机身2。
所述单双耳接头组件中的单耳接头301设置有轴承303;双耳接头302设置有衬套304。单耳接头301中设置的轴承303可以在装配的时候调整轴线方向,从而与双耳接头302中的衬套304的轴线吻合。
所述四组单双耳接头组件中的一个双耳接头302中的衬套304为偏心衬套,装配时,将其他几组单双耳接头组件处产生的误差累积到带偏心衬套的单双耳接头组件处进行调节安装。
如图3所示,该飞机机身结构的对接中,在底部还设置有插销式接头4。所述插销式接头4包括插销401及装有轴承的插销套筒402,插销401固定于对接前段机身1,插销套筒402固定于对接后段机身2。插销式接头4作为破损安全设计,在四组可拆卸式接头3中的某一组失效时,能够补充承受竖直方向载荷或左右方向载荷。
如图4所示,在对接前段机身1往后延伸的蒙皮周圈还设置有密封装置5,对接后段机身2与对接前段机身1对接后,密封装置5挤压在对接后段机身2上,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
所述密封装置5为P型密封条,该P型密封条具有较大的压缩范围,能够降低对接时的工艺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7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无油空气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手部防磕碰的折叠自行车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