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LED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290.8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宫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倩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2;A01G9/2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淑东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ed 提高 植物 光合作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又称发光二极管,由Ⅲ-Ⅳ族化合物,如 GaAs(砷化镓)、 GaP (磷化镓)、GaAsP(磷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其核心是PN 结。它 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两端加 上正向电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 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产生可见光。按发光 强度和工作电流可分为普通亮度的 LED (发光 强度<10mcd )、高亮度 LED(发光强度在10~ 100mcd 之间)和超高亮度的 LED(发光强度 >100mcd )等类型,其中超高亮度 LED 寿命可达 5 万小时以上,且光衰仅为30%。LED的相关产品早在20 世纪60年代初就已面世,1962 年世界上首个GaAsP红色 LED(λp=650nm )研制成功,随后黄色LED开始出现,但这一阶段 LED光源仅局限于标识、观赏等领域的应用。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高亮度LED 开始推出,1993 年又相继研制出蓝 色和绿色 LED产品,1996 年白色 LED 也研制成功。但由于受亮度、价格等因素的影响,LED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未能作为通用光源推广应用。最近 10 年来,随着国际上对半导体发 光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LED 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大功率LED 产品的相继推出,使LED 的普及逐渐成为可能。
目前,LED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资讯、交通信号、家电、照明以及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与高压钠灯、白炽灯、荧光灯等其他人工光源相比,LED 的优势在于:1.使用电源电压较低,供电电压仅为2~24V,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2.节能高效,耗电量仅为白炽灯的八分之一,荧光灯的二分之一;3.可发出光波较窄的单色光,如红外、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等,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任意组合;4.低发热特性的冷光源,可以近距离照射植物,提高空间利用率;5.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发出脉冲光,响应时间快;6. 体积小、结构紧凑、稳定性强;7.无污染,作为全固体发光体,不含金属汞、耐冲击、不易破碎,废弃物可回收,是一种绿色照明产品;8.寿命长,可达50,000 小时以上,是普通照明灯具的几十倍。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的不断革新,LED正向高亮度、低成本的目标快速节能效果显著。LED光源这种独特的性能,为其在植物种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LED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灯板。所述灯板包括设置若干插孔的基座及若干灯珠,所述灯珠插接在基座的插孔上,基座插孔连接电源正负极,所述灯珠包括:630nm红光LED及450nm蓝光LED,所述红光LED与蓝光LED交错均匀布置,比例为9:1;所述基座侧面设置若干风扇,基座顶面开设通气孔。
有益效果:植物光合作用增强,生长加速;侧面设置风扇,将热量向中间吹,热量通过顶面通气孔向上排除,最大程度减少热量对植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灯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基于LED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灯板,包括设置若干插孔的基座2及若干灯珠,所述灯珠插接在基座2的插孔上,基座2的插孔连接电源正负极,所述灯珠包括:630nm红光LED及450nm蓝光LED,所述红光LED与蓝光LED交错均匀布置,比例为9:1;所述基座2两侧面各设置一个风扇4,基座顶面开设通气孔,基座2上侧设置导热板3。外壳1和基座2将导热板3、风扇4封装起来,外壳1顶部设置两个挂钩5。
本实施例适合于家庭阳台种植用,小巧,在阳光不足或夜晚给予植物补光之用,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倩,未经宫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