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数控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80277.5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福海 |
| 主分类号: | B60L11/00 | 分类号: | B60L11/00;B62D5/04;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数控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电气一体化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工业缺陷如下:
1、由方向盘和转向杆控制转向,会出现方向盘反应不灵活或转向速度慢的情况,易发生意外。
2、四轮结构的设计,一旦发生爆胎就无法行驶。
3、不能全方位地观察车周围的环境。
4、车轮更换繁琐。
5、现有的驱动方式有前驱、后驱及四驱三种,前驱和后驱的动力都不及四驱的动力足,而四驱车在堵车时却显得浪费动力。
6、现有车辆转弯时需要有差速器装置,浪费动能。
7、驾驶人员在停车或驻车时,需拉手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底盘,无方向盘,无变速箱,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电气一体化装置的汽车。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8个车轮装置10、平台7、钢柱9、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电机2、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制动装置11、气缸升降装置4以及齿轮,车轮装置10包括车轮1和车轮中轴5,平台7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由钢柱9斜拉或垂拉连接,车内层四个车轮装置10通过钢柱9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连接;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与平台7由钢柱9斜拉或垂拉连接,外部四个车轮装置10通过钢柱9与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连接;顶部钢梁8之间由钢柱9相连接;车内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小型空压机;每个车轮装置10上设有电机2、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制动装置11和气缸升降装置4,所述的气缸升降装置4用于实现车轮1可被提升和下降的功能;所述的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由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2、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气动齿轮17、气动传动系统14、进给伺服电机15组成,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2、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与气动齿轮17依次啮合连接,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与进给伺服电机15相连接,气动齿轮17与气动传动系统14相连接。此结构有四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
所述的电机2设于车轮中轴5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1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两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1两侧的车轮中轴5上。
方式二:
所述的电机2为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且设于车轮1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中轴5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两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1两侧的车轮中轴5上。
方式三:
所述的电机2设于车轮中轴5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1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一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1的车轮中轴5上。
方式四:
所述的电机2为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且设于车轮1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中轴5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一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1的车轮中轴5上。
所述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上可设有摄像头。
所述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可呈向下弧度。
所述的制动装置11可以是气动制动装置或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的气动制动装置通过手动旋钮调节气压大小实现控制车轮转动速度,所述的电机2设置有两个接线盒,一个用于控制电机正转,一个用于控制电机反转。
车内层所有连接车轮装置10的钢柱9由钢柱9相互连接,平台7及车外层所有连接车轮的钢柱9设有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是弹簧或气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现有技术由方向盘控制转向,会出现方向盘反应不灵活或转向速度慢的情况,易发生意外。而本实用新型的完全实现了计算机数控转向,无需方向盘,用微机操作即可实现。由计算机数控装置控制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并在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和车轮1间添加一个气动传动系统14,增加动力。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能控制气动传动系统,可实现二者同时启动,同时停止,即电气一体化的操作。整个过程由微机控制,方便快捷,达到转向功能。
2、车轮1由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控制,不会转向,驾驶人员不用时刻紧握方向盘。
3、八车轮的设计,可以避免因爆胎或车轮漏气而停车更换车轮。可以利用气缸将爆胎的车轮1或漏气的车轮1提升,使车轮1离开地面继续行驶,节省时间。
4、现有技术不能全方位地观察车周围的环境,驾驶人员在行车中会有死角看不到,而本实用新型设有摄像头16,让驾驶人员对车身周围情况一目了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福海,未经王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
- 下一篇:窑炉烟气余热回收用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