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程开关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8913.4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邵谊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11/20 | 分类号: | F15B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程开关 控制 顺序 运动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行程开关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
背景技术
顺序运动回路是一种能够使执行元件在预定的先后次序完成的运动回路,按照控制方法不同可分为行程控制和压力控制,现有的行程控制和压力控制系统中由于执行元件比较多,在完成前后次序运动中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到整个回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行程开关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能够保证执行元件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运动,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行程开关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包括变量泵、分别与变量泵连通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与变量泵连接的第一电磁换向阀、与第一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第一气缸、设在第一气缸上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二回路包括与变量泵连接的第二电磁换向阀、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第二气缸、设在第二气缸上的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变量泵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左连接口与第一气缸左腔连通,第一气缸右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右连接口与第一油箱连通,本结构变量泵的油液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左连接口流至第一气缸左腔,第一气缸右腔的油液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右连接口流至第一油箱,此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右移,活塞杆推动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变量泵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左连接口与第二气缸左腔连通,第二气缸右腔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右连接口与第二油箱连通,本结构变量泵的油液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左连接口流至第二气缸左腔,第二气缸右腔的油液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右连接口流至第二油箱,此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右移,推动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结构紧凑,操作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缸上位于活塞杆尾部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依次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配合,本结构通过第一气缸上的第一挡块推动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结构比较合理,而且操作方便,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缸上位于活塞杆尾部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依次与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配合,本结构通过第二气缸上的第二挡块推动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操作方便。结构也比较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均采用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本结构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均采用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结构比较合理,操作安全、稳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行程开关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操作简单,结构紧凑,保证了执行元件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运动,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行程开关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包括变量泵1、分别与变量泵1连通的第一回路2和第二回路3,所述第一回路2包括与变量泵1连接的第一电磁换向阀21、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1连接的第一气缸22、设在第一气缸22上的第一行程开关23和第二行程开关24,所述第二回路3包括与变量泵1连接的第二电磁换向阀31、与第二电磁换向阀31连接的第二气缸32、设在第二气缸32上的第三行程开关33和第四行程开关34,所述变量泵1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21左连接口与第一气缸22左腔连通,第一气缸22右腔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21右连接口与第一油箱25连通,所述变量泵1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31左连接口与第二气缸32左腔连通,第二气缸32右腔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31右连接口与第二油箱35连通,所述第一气缸22上位于活塞杆尾部设有第一挡块26,所述第一挡块26依次与第一行程开关23和第二行程开关24配合,所述第二气缸32上位于活塞杆尾部设有第二挡块36,所述第二挡块36依次与第三行程开关33和第四行程开关34配合,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31均采用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8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