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轴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3577.4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罗珒;黄鹏华;彭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张亚娟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发动机 轴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发动机轴瓦。
背景技术
发动机轴瓦主要指曲轴轴瓦,包括主轴瓦和连杆轴瓦。目前曲轴轴瓦多采用滑动轴瓦,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一方面承受气体压力和活塞连杆组往复惯性力的交变载荷作用,处于疲劳应力状态,其最高比可达16~50MPa;另一方面,轴瓦和轴颈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可达10m/s以上,由此产生的大量摩擦热使轴瓦处于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加上润滑油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固体颗粒,造成边界摩擦与磨损,所以曲轴轴瓦是发动机中的易损零件。根据曲轴轴瓦的工作条件,要求其必须具有耐疲劳、耐热性、耐磨损性、抗咬合性、顺应性、嵌藏性、磨合性、耐腐蚀性。
轴瓦的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还影响到发动机进一步强化的潜力,即发动机增压直喷技术的发展。随着增压直喷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使发动机升功率大幅度提升,对曲轴轴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导致曲轴轴瓦,特别是连杆轴瓦的承载载荷高于50MPa,除了提升轴瓦材料性能,轴瓦的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发动机冷启动时,机油无法及时供应到曲轴轴瓦上,导致轴瓦和曲轴之间干摩擦,轴瓦存在抱死曲轴的风险;随着发动机增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的爆发压力及功率不断提升,对曲轴轴瓦的承载能力及磨合能力有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轴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发动机轴瓦,包括主轴瓦和连杆轴瓦,其特征在于:在主轴瓦和连杆轴瓦的表面设有微波纹。
进一步地,在主轴瓦和连杆轴瓦壁厚逐渐减薄区域,加深微波纹的深度。
所述微波纹的宽度为0.2~0.3mm,深度为0.001~0.004mm。
在主轴瓦和连杆轴瓦壁厚逐渐减薄区域,微波纹的深度加深至0.0015~0.008mm。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瓦上的油槽为17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在轴瓦表面设置微波纹,有利于发动机初期磨合,特别是低温冷启动、急停急启的机油润滑不足的工作环境。
(2)主轴瓦170度油槽设计,在增大主轴瓦承载面积的同时,可以减小油槽内机油的泄漏,有助于机油通过曲轴油孔到达曲轴连杆颈,润滑连杆轴瓦。有效改善机油泄漏提升轴瓦储油及向连杆轴瓦供油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微波纹示意图;
图2为连杆轴瓦示意图;
图3为主轴瓦示意图;
图4为主轴瓦剖面170度油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槽 2、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发动机轴瓦,包括主轴瓦和连杆轴瓦,相比现有技术,改进之一是轴瓦表面微波纹设计,即在主轴瓦和连杆轴瓦的表面设有微波纹。在轴瓦表面机加工出宽度为0.2~0.3mm,深度为0.001~0.004mm的微波纹。进一步地,在主轴瓦和连杆轴瓦壁厚逐渐减薄区域,加深微波纹的深度,波纹深度加深至0.0015~0.008mm。如图1所示。波峰有助于初期磨合,当曲 轴表面加工精度不足,或存在异物进入曲轴与轴瓦之间时,微波纹的波峰能够被磨损掉,与曲轴表面磨合,同时微波纹波谷可以储存机油,有助于润滑,不会形成曲轴与轴瓦表面面接触。
改进之二是主轴瓦上的油槽设为170度,如图2所示。连杆轴瓦设计无油孔和油槽,如图3所示。主轴瓦上轴瓦设计两个油孔2及中间油槽1,主轴瓦下瓦无油孔及油槽设计,如图4所示。主要是为了保证连杆轴瓦及主轴瓦下瓦的承载能力,同时通过主轴瓦上瓦的油孔及油槽供油给连杆轴瓦。曲轴主轴瓦设计170度油槽,在增大主轴瓦承载面积的同时,可以减小油槽内机油的泄漏,有助于机油通过曲轴油孔到达曲轴连杆颈,润滑连杆轴瓦。而传统主轴瓦通常180度的油槽设计,由于轴瓦装配后的变形,在轴瓦端口结合处轴瓦内侧与曲轴轴颈间隙较大,机油泄漏较多。
某1.2L增压发动机曲轴轴瓦采用波纹瓦及170度油槽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轴瓦的承载能力,在高负荷运转的条件下,提升轴瓦表面储油及形成油膜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权利要求和具体实施例所述及的保护内容,只要是根据本发明的构思所创作出来的任何发明,都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3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发机搅拌轴上的轴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径向密封型导卫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