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开关柜出线电缆带电检测的感应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813.1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斌;邓雨荣;郭丽娟;张炜;吕泽承;陶松梅;邬蓉蓉;苏永立;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领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2;H01F38/14;H02M7/162;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开关柜 出线 电缆 带电 检测 感应 装置 | ||
1.一种用于开关柜出线电缆带电检测的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钳形换能器(1)、可控整流器(3)、充电电池组(4)与负载(5)构成;
各部件的结构:
所述钳形换能器(1)由钳形外壳(11)、A相绕组磁芯(12)、A相绕组线圈(13)、B相绕组磁芯(14),B相绕组线圈(15)、C相绕组磁芯(16),C相绕组线圈(17)、输出航空插头(18)组成;所述A相绕组线圈(13)缠绕在A相绕组磁芯(12)上、所述B相绕组线圈(15)缠绕在B相绕组磁芯(14)上、所述C相绕组线圈(17)缠绕在C相绕组磁芯(16)上;
钳形换能器(1)各部件的连接:所述A相绕组线圈(13)的一个端部、B相绕组线圈(15)的一个端部与C相绕组线圈(17)的一个端部并联连接;所述航空插头(18)有插孔1、插孔2和插孔3三个插孔,所述A相绕组线圈(13)的另一个端部与换能器的航空插头(18)的插孔1连接,所述B相绕组线圈(15)的另一个端部与换能器的航空插头(18)的插孔2连接,所述C相绕组线圈(27)的另一个端部与换能器的航空插头(18)的插孔3连接;所述航空插头(18)位于钳形外壳(11)外面;
所述可控整流器(3):为带第一控制端Q1、第二控制端Q2、第三控制端Q3、第四控制端Q4、第五控制端Q5与第六控制端Q6的可控整流器(3),由交流电源输入航空插头(31)、三个避雷管(32)、可控三相整流桥(33)、带第一控制信号S1、第二控制信号S2、第三控制信号S3、第四控制信号S4、第五控制信号S5与第六控制信号S6的控制中心(35)、直流电源输出航空插头(34)以及绝缘外壳(36)构成;
可控整流器(3)各部件的连接:避雷管(32)、可控三相整流桥(33)、控制中心(35)设置在绝缘外壳(36)内,交流电源输入航空插头(31)和直流电源输出航空插头(34)分别设置在绝缘外壳(36)外两侧面;三个避雷管(32)的一端与交流电源输入航空插头(31)的三相线串联,其另一端接地;可控三相整流桥(33)的三相与交流电源输入航空插头(31)的三相线连接;
所述充电电池组(4)具有绝缘外壳,为容量不低于4500mAH,供电电压为25V,额定输出电流不低于1A,并具有过充电、过放电等保护电路;充电电池组(4)的一端有直流电源充电接口,其接口有正极与负极两个插孔;充电接口的对端为直流电源放电接口,其接口有正极与负极两个插孔;
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感应取电装置各部件的连接:
钳形换能器(1)的钳形外壳(11)套接在被测电缆(2)的任意位置;钳形换能器(1)的输出插头为航空插头(18)与可控整流器(3)的交流电源输入航空插头(31)连接;
可控整流器(3)的直流电源输出航空插头(34)的电源正极与负极插孔分别连接到充电电池组(4)充电口对应的电源正极与负极插孔;充电电池组(4)的放电接口正极与负极分别接到负载(5)端的直流电源接口正极与负极插孔,充电电池组(4)向负载(5)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领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领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8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状态判定装置
- 下一篇:筛选具有美白功效的物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