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607.0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毕群泗;张永红;李秀全;张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生产及深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管生产或再加工后,如对油套管、油气输送管、市政管道、锅炉管、石化钢管、核能钢管及其它特殊钢管进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机的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压试验机用的移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套管及油气输送管等钢管产量的猛增,与之配套的水压试验设备需求量比较大,水压机辅机在输送钢管进行水压实验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在具体的水压机设备中所需试压的钢管管径要求跨度大,且越来越向大管径试压方向发展。辅机输送要满足各工位功能要求,如接料工位、对齐冲洗工位、测长工位等。在传统辅机输送设备中各工位需要独立的装置来满足各工位的需求。传统的辅机输送设备对钢管管径跨度相对较少,且大管径的钢管已无法采用此方法满足工位要求。传统的辅机输送设备在打压试验过程中各工位分开独立运行,速度慢,严重影响生产量。该辅机输送装置为料架加拨料块,通过落差实现该工位要求,只能满足小管径钢管,落差高度不易控制,且工作周期长,钢管碰撞严重,噪音大,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管装置,占用空间大大降低,适用于各种管径钢管的移运,工作周期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管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被动移钢管机构和多个主动移钢管机构,多个被动移钢管机构和多个主动移钢管机构通过平行设置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相连接,主动移钢管机构通过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驱动被动移钢管机构(13),实现被动移钢管机构与主动移钢管机构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移管装置采用油缸和连杆组合快速平稳移动钢管,适应管径跨度大,对大管径尤为突出,传递过程噪音小,占地面积小,运行空间小,负载大,运转灵活,节约水压试验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大管径试压的弊端,该输送装置接送料平稳,基本无噪音污染,同时满足各工位需求,可以多根管子同时进行,大大节约了打压实验循环时间,提高了生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管装置中第一种主动移钢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管装置中第二种主动移钢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管装置中被动移钢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装置,2.第一连杆,3.第一传动轴,4.第二连杆,5.第一油缸,6.第一底座,7.移运架,8.第三连杆,9.第二底座,10.第二油缸,11.第四连杆,12.第二传动轴,13.被动移钢管机构,14.主动移钢管机构,15.第一滚轮,16.第二滚轮,17.滑槽,18.第五连杆,19.第三底座,20.第六连杆,21.第七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移管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被动移钢管机构13和多个主动移钢管机构14,主动移钢管机构14的个数和位置以及被动移钢管机构13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移动的钢管管长及重量进行分配;多个被动移钢管机构13和多个主动移钢管机构14通过平行设置的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12相连接,实现同步运动。第一传动轴3由依次相连接的多根连接轴组成,相邻两根连接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第二传动轴12由依次相连接的多根传动轴组成,相邻两根传动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压试验机大梁调整装置
- 下一篇:硫同位素分析的制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