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发动机的油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4149.5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登荣;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赵德兰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发动机 油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油路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式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油道内的胶质和污垢不断增多,会导致气缸压力下降,实际表现为动力不足、耗油高等。曲轴箱通风口处也会被产生的污垢所堵塞,造成曲轴箱内压力上升,导致机油燃烧。如果不及时清理,润滑油道内的污垢越积越多,导致润滑油道变窄,润滑油不能充分地到达摩擦面,使发动机过早磨损,所以说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目前在发动机上,通过加装偏心轴,中间摇臂等一系列全可变气门升程运动部件以实现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的可调,通过使用此种技术可大大节省燃油和提高整车动力性,但由于发动机零部件的增多,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需要进行润滑,而传统发动机的油路布置方式润滑不到所增加的零部件,从而无法满足要求。
例如申请号为201110180384.6的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路,进气VVT供油油道、排气VVT供油油道、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排气凸轮轴润油道以及偏心轴润油道均连通主油道;同时将进气VVT供油油道以及排气VVT供油油道设置在缸盖上,能有效节约润滑油路占用发动机的空间,发动机总体的重量轻。每个油道都与主油道连通,势必给主油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回油速度减慢,对油道中的管道强度要求提高,进而增加了成本。
又例如申请号为200810186258.X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路,其通过在缸体主油道进入缸盖主油道的入口处设有单向阀,解决了发动机启动后,油道空腔里的空气被压缩,机油含气量加大使液压件工作失效,在无油状态下轴承磨损加剧等隐患。但是,当发动机内的零部件增多时,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需要进行润滑,而该发动机的油路布置方式润滑不到所增加的零部件,并且占用了发动机的内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动力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的油路系统占用发动机较大的内部空间。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发动机的油路系统,所述发动机包括:进排气结构、轴系统、进气凸轮、排气凸轮、活塞;所述油路系统包括:向上油道、主油道、凸轮润滑油道、凸轮回油道和油底壳;该油路系统还包括机油泵,当发动机开始进气工作时,轴系统中的中间轴转动,机油泵将油底壳内的润滑油吸入泵体中对进排气结构、轴系统及活塞进行润滑,最终完成润滑的润滑油通过凸轮回油道回到油底壳中。
优选的是,所述发动机为旋转式发动机。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进排气结构、气缸、轴系统、末端端盖、上箱体、油底壳、支进气管道、主进气管道和油路系统。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排气结构包括,进气结构、排气结构、固定盘,进气结构包括,2个进气凸轮、6个进气摇臂、6个进气凸轮和6个进气气门;排气结构包括,2个排气凸轮、6个排气摇臂、6个排气凸轮和6个排气气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式发动机包括推动旋转系统,该推动旋转系统包括滑道和安装在滑道上的滑枕以及固定盘,气缸内的气缸杆与滑道上的滑枕连接在一起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向上油道经过凸轮润滑油道,流经进排气结构的进气凸轮、排气凸轮和气缸。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向上油道还经过滑道轴润滑油道,流经推动旋转系统中的滑道、滑枕、固定盘以及气缸内的气缸杆。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凸轮润滑油道位于左侧固定盘的左侧;凸轮回油道位于右侧固定盘的右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式发动机的上箱体与油底壳的连接处设有油堵。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油底壳的底部设有磁性放油塞、磁铁吸滤器和磁性放油塞。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油泵的下方设有两个叠加在一起的集滤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油泵设有限压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发动机的油路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发动机的油路系统的图1的旋转式发动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旋转式发动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旋转式发动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发动机本体的立体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4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试验加压用防电晕放电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