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29193.9 | 申请日: | 201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李飞杨;李志祥;凌青海;刘维;连源;雷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冷却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将受热零部件吸收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合适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分为两个散热循环:一个是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另一个是车内的暖风循环,而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又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部分。大小循环的切换主要依靠调温器,目前主要使用的调温器为蜡式调温器,当冷却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调温器感温体内的精致石蜡呈固态,调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发动机内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融化逐渐变为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在橡胶管收缩的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推杆对阀门有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调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目前,发动机上的调温器通常安装在冷却液出水管处,不仅在结构上布置比较繁琐,而且会使发动机在暖机期间工作不稳定,加速发动机的磨损。困为在发动机暖机期问,装置在发动机出水管处的调温器在调节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时调节幅度较大,当调温器的主阀刚开启时,散热器里的冷却水便迅速地涌入发动机缸体里,发动体缸体里的水温便骤然下降,使调温器的主阀重新关闭,待到发动机缸体里的水温再次升高时,调温器里的主阀又再次打开,散热器里的冷水又再次冲入发动机缸体里,使发动机缸体里的水温又一次骤然下降,调温器主阀又再次关闭。如此周期性反复,直到散热器里及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都升高至调温器的开启温度时,调温器的主阀才不再这样反复开关出水口。在 发动机暖机期间,发动机缸体里的冷却水温度如此反复急剧变化,使发动机汽油雾化时好时坏,因而使发动机不能稳定运转。
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在发动机暖机期间工作稳定且对进入发动机的水温控制更加精确的冷却循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能在发动机暖机期间工作稳定且对进入发动机的水温控制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与调温器,所述调温器设置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侧。
进一步,所述水泵的外壳固定有调温器安装座,所述调温器安装座包括用于容纳调温器的调温器腔。
进一步,所述调温器安装座通过水泵连接法兰固定于所述水泵外壳。
进一步,所述调温器安装座还包括与所述水泵的叶轮相适应的叶轮腔。
进一步,所述调温器安装座还包括位于所述调温器腔与所述叶轮腔之间的进水通道。
进一步,所述调温器腔垂直于所述进水通道。
进一步,所述调温器安装座底部设有与发动机缸体进行连接的缸体连接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将调温器设置在水泵的进水位置,对发动机进水控制更加敏感、调节精度更高,不会使发动机缸体内的水温产生大的波动,因而使发动机运转平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泵的主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泵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9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冷器
- 下一篇:柴油发电机外循环水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