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换向钮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7003.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阳华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13/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彰化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棘轮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指一种无须传统突兀的换向钮设置,仍可控制其棘轮转向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先前技术便如中国台湾申请第84218267号专利案所示般,该扳手会设有一可供扳动的换向钮,用以控制驱动螺栓或套筒的施力方向,可是该换向钮是裸露的凸出于扳手表面,其除降低外观性外,且无法提升整体价值感。
于是便有中国台湾第091207559号“棘轮扳手无方向钮构造”产生,可是该专利前案有以下缺点待克服:
1、其把手主要是借由锁合体而枢设于座体组的容置部,该锁合体截面积毕竟有限,且在扳动时,掣动体无法保持与把手啮合状态下,导致其仅能适用于施力较小情形。
2、其须借由槽部、轴孔、定位部、剖槽及锁合体设置,才能将把手枢设于座体组容置部,该等结构配置需要较多的零组件或加工配合,导致整体制造成本无法有效降低。 3、其座体组以上、下壳对合,并以钮钉组装而成,此种结构实有碍整体外观。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乃精心加以研究改良,经多年从事于此一行业的经验,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使之能一并改善上揭专利前案结构设计不够完善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可适用于较大的施力,并具有整体性的外观规划,同时降低整体制造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包括有:
一头座,其于顶面间隔设有一贯穿底面的置入孔、一未贯穿底面的圆槽,该圆槽则具有一径向的缺口,且控制圆槽具有超过1π的弧度,而头座另以一顶面及底面封闭的卡掣室连通该置入孔、圆槽;
一棘轮,枢设于头座的置入孔,该棘轮具有一驱动部、一环设于外周的外齿部;
一棘块,其左右宽度较卡掣室左右宽度小,使之置设于卡掣室中,该棘块设有能啮合棘轮外齿部的卡齿;
一把手,其于一端设有能枢设于圆槽的轴块,该轴块并弹性连动棘块,使把手于缺口中左右摆动时,能控制棘块反向定位于卡掣室的侧壁面,用以切换棘轮的转向;
一封盖,其外周具有一迫紧部,令封盖能以该迫紧部对应的直接固结于圆槽顶缘,进一步限制轴块脱出圆槽。
所述的头座于缺口一侧壁外端界定有第一挡部,并于缺口另侧壁外端界定有第二挡部;至于把手两侧设有与第一挡部匹配的第一肩部、与第二挡部匹配的第二肩部,使把手向左摆动定位时,令第一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一挡部,但是,当把手向右摆动定位时,令第二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二挡部。
所述的把手两侧在接近轴块的端缘形成一颈缩段,令颈缩段两侧能分别对合于缺口的两侧壁内,且把手于颈缩段两侧外端设有与第一挡部匹配的第一肩部、与第二挡部匹配的第二肩部,使把手向左摆动定位时,令第一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一挡部,用以对棘轮施加一份逆时针扭力,但是,当把手向右摆动定位时,令第二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二挡部,用以对棘轮施加一份顺时针扭力。
所述的封盖与头座顶面呈切齐设置。
所述的圆槽顶缘内周面则形成一固定区,此固定区采推拔孔设置,至于封盖迫紧部采用推拔轴设置,使之能与圆槽顶缘推拔孔紧配合。
所述的圆槽顶缘内周面则形成一固定区,此固定区设有一母扣,令封盖迫紧部则设有可径向伸缩而能与母扣卡合的公扣。
所述的圆槽顶缘内周面则形成一固定区,此固定区直接形成一圆柱孔,封盖迫紧部则能呈圆柱状的压入圆槽顶缘而呈彼此紧配合。
所述的棘块一面设有能啮合棘轮外齿部的卡齿,另面则凹设有一容穴;轴块在邻近棘块的端部设有一削平面,并在此削平面凹设有一导孔,该导孔供一弹簧、一被该弹簧顶推的梢杆安装,以使梢杆能沿导孔的伸缩,此梢杆外端突出导孔,且于该端形成能耦接棘块容穴的球头,以使该轴块能弹性连动棘块。
所述的头座于圆槽底面适当位置间隔的设有第一珠巢、第二珠巢;轴块底面向上凹设有一组装孔,使之能提供一弹性组件、一被该弹性组件顶推的插杆安装,令插杆能沿组装孔的伸缩,此插杆底端突出导孔,且于该端形成能进出第一、二珠巢的球体,以使把手颈缩段向左或向右摆动定位时,其插杆恰能定位于对应的第一或第二珠巢中。
所述的头座置入孔底缘具有一使孔径颈缩的环肩部,而置入孔顶缘则环设有扣槽,棘轮顶缘设有能安装扣环的环槽,此扣环能组接于头座的扣槽,且令棘轮底缘限制于置入孔的环肩部,进而使棘轮枢设于头座的置入孔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以轴块与圆槽,以及棘块夹制于棘轮外齿部与卡掣室侧壁,来承受扳动施力,该等受力面积较上揭专利前案更大,且受力稳定程度亦较佳,故而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较大的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阳华,未经李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7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帧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平板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