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换向钮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7003.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阳华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13/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彰化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棘轮 扳手 | ||
1.一种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头座,其于顶面间隔设有一贯穿底面的置入孔、一未贯穿底面的圆槽,该圆槽则具有一径向的缺口,且控制圆槽具有超过1π的弧度,而头座另以一顶面及底面封闭的卡掣室连通该置入孔、圆槽;
一棘轮,枢设于头座的置入孔,该棘轮具有一驱动部、一环设于外周的外齿部;
一棘块,其左右宽度较卡掣室左右宽度小,使之置设于卡掣室中,该棘块设有能啮合棘轮外齿部的卡齿;
一把手,其于一端设有能枢设于圆槽的轴块,该轴块并弹性连动棘块,把手于缺口中左右摆动时,能控制棘块反向定位于卡掣室的侧壁面,用以切换棘轮的转向;
一封盖,其外周具有一迫紧部,令封盖能以该迫紧部对应的直接固结于圆槽顶缘,进一步限制轴块脱出圆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头座于缺口一侧壁外端界定有第一挡部,并于缺口另侧壁外端界定有第二挡部;至于把手两侧设有与第一挡部匹配的第一肩部、与第二挡部匹配的第二肩部,把手向左摆动定位时,令第一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一挡部,但是,当把手向右摆动定位时,令第二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二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把手两侧在接近轴块的端缘形成一颈缩段,令颈缩段两侧能分别对合于缺口的两侧壁内,且把手于颈缩段两侧外端设有与第一挡部匹配的第一肩部、与第二挡部匹配的第二肩部,把手向左摆动定位时,令第一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一挡部,用以对棘轮施加一份逆时针扭力,但是,当把手向右摆动定位时,令第二肩部恰能抵接于第二挡部,用以对棘轮施加一份顺时针扭力。
4.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封盖与头座顶面呈切齐设置。
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圆槽顶缘内周面则形成一固定区,此固定区采用推拔孔设置,至于封盖迫紧部采用推拔轴设置,与圆槽顶缘推拔孔紧配合。
6.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圆槽顶缘内周面则形成一固定区,此固定区设有一母扣,令封盖迫紧部则设有可径向伸缩而能与母扣卡合的公扣。
7.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圆槽顶缘内周面则形成一固定区,此固定区直接形成一圆柱孔,封盖迫紧部则能呈圆柱状的压入圆槽顶缘而呈彼此紧配合。
8.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棘块一面设有能啮合棘轮外齿部的卡齿,另面则凹设有一容穴;轴块在邻近棘块的端部设有一削平面,并在此削平面凹设有一导孔,该导孔供一弹簧、一被该弹簧顶推的梢杆安装,以使梢杆能沿导孔的伸缩,此梢杆外端突出导孔,且于该端形成能耦接棘块容穴的球头,以使该轴块能弹性连动棘块。
9.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头座于圆槽底面适当位置间隔的设有第一珠巢、第二珠巢;轴块底面向上凹设有一组装孔,使之能提供一弹性组件、一被该弹性组件顶推的插杆安装,令插杆能沿组装孔的伸缩,此插杆底端突出导孔,且于该端形成能进出第一、二珠巢的球体,以使把手颈缩段向左或向右摆动定位时,其插杆恰能定位于对应的第一或第二珠巢中。
10.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无换向钮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头座置入孔底缘具有一使孔径颈缩的环肩部,而置入孔顶缘则环设有扣槽,棘轮顶缘设有能安装扣环的环槽,此扣环能组接于头座的扣槽,且令棘轮底缘限制于置入孔的环肩部,进而使棘轮枢设于头座的置入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阳华,未经李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70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帧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平板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