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鞍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7959.3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八百川哲雄;井上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15/00 | 分类号: | B62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具有挡住后轮溅起的泥的后挡泥板的鞍乘型车辆中,已知一种具有形成为前后分割结构的后挡泥板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图6))。
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后挡泥板(10)(有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附图标记。部分变更了要素名称。以下相同。)是分割结构体,其由具有储物箱前部(13a)的挡泥板分体部和在该挡泥板分体部的靠近车辆后方的一侧连续设置的挡泥板主体部(15)构成。
如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在分割挡泥板分体部与挡泥板主体部(15)的分割线(14)的附近,卡合突起(31)从挡泥板分体部延伸,卡合突起(32)从挡泥板主体部(15)延伸,这些卡合突起(31、32)彼此通过夹持件(33)结合。在分割线(14)的附近形成有多个卡合突起(31、32),在这些卡合突起(31、32)各自上均卡合有夹持件(33)。
如上所述,为使分割结构的挡泥板分体部与挡泥板主体部(15)一体化,使用了多个夹持件(33),所以装配作业变得繁杂起来。
期待一种能够使分割结构的后挡泥板彼此之间易于装配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28510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前后分割结构的后挡泥板的鞍乘型车辆中,提高后挡泥板前半部与后挡泥板后半部之间的装配性的技术。
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具有:后摆臂,其支承于车架并且上下摆动;后轮,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后摆臂的后端部;后挡泥板,其支承于车架以覆盖在该后轮的上方;该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后挡泥板被分割为后挡泥板前半部和后挡泥板后半部,所述后挡泥板前半部覆盖在后轮的前方,所述挡泥板后半部与该后挡泥板前半部的后方连续且覆盖在后轮的上方,后挡泥板前半部与后挡泥板后半部的分割面通过插入突起与嵌合孔结合,所述插入突起从后挡泥板前半部与后挡泥板后半部中的任一方开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嵌合孔设在后挡泥板前半部与后挡泥板后半部中的另一方上,供插入突起插入,后挡泥板后半部的前端由后挡泥板前半部的后端支承。
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后挡泥板前半部是空气滤清器箱,在该空气滤清器箱的靠近车辆后面的一侧设有挡泥部。
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空气滤清器箱能够上下分割,包括下半体和从上方载置于该下半体的上半体,插入突起设在下半体上。
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下半体通过能够上下分型的模具成形,在插入突起上设有上下延伸的肋。
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嵌合孔设在后挡泥板后半部上,在嵌合孔的靠近车辆后方的一侧,在后挡泥板后半部上形成有从车辆后方覆盖插入突起的壁部。
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在插入突起的基部设有联结部,该联结部将空气滤清器箱的上半体联结到空气滤清器箱的下半体上。
在技术方案1中,在后挡泥板前半部和后挡泥板后半部中的任一方上设有插入突起,在另一方上设有嵌合孔。使设在后挡泥板后半部和后挡泥板前半部中的一方上的突起与设在另一方上的嵌合孔嵌合,由此使后挡泥板后半部的前端由后挡泥板前半部的后端支承。仅通过使突起与嵌合孔嵌合,就能支承后挡泥板后半部的前端,所以能够减少装配工时。而且,由于不需要将后挡泥板后半部与后挡泥板前半部联结的联结部件等,所以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在技术方案2中,后挡泥板前半部为空气滤清器箱,所以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在技术方案3中,空气滤清器箱能够上下分割,插入突起设在空气滤清器箱的下半体上。与插入突起设在空气滤清器箱的上半体上的情况相比,易于从下半体上拆卸上半体。因此,配置在空气滤清器箱内的零件的装卸变得容易。其结果是,空气滤清器的维护性得以提高。
在技术方案4中,空气滤清器箱的下半体通过能够上下分型的模具成形。若为能够上下分型的模具,则易于在下半体上设置沿上下方向的肋。另外,由于将这样的肋设在插入突起上,该插入突起设于空气滤清器箱的下半体一侧,所以能够提高插入突起的强度。
在技术方案5中,在嵌合孔的靠近车辆后方的一侧,在所述后挡泥板后半部上形成有从车辆后方进行覆盖的壁部。由于通过壁部从车辆后方覆盖嵌合孔,所以能够防止泥、水等沿插入突起到达嵌合孔中并向车辆前方侵入。
在技术方案6中,在插入突起的基部设有联结部。在具有肋且比周围强度高的空气滤清器箱的插入突起的基部,设有联结部。由于利用了插入突起的基部,所以下半体与上半体之间的联结强度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7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