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上下管取代车首管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5762.2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18 | 分类号: | B62K19/1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上下 取代 车首管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前三角的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上下管取代车首管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常见的合金型自行车车架,都会有单独的车首管。而车首管是自行车车架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上下管搭接形成自行车车架前三角,并且前叉竖杆会从车首管中穿过。但由于车首管是单独的一个零部件,因此其与上下管进行搭接固定时,不仅需与上管的整个管周焊接,也需与下管的整个管周进行焊接。这样在车首管和上下管的搭接处就会产生大量的焊道,不仅增加了加工过程中的焊接成本,而且在车架成型后会影响车架的整体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上下管取代车首管的改良结构,该结构取消了常规有单独车首管设计的车架,通过上下管的搭接来取代车首管,简化了加工中的焊接成本,且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焊道对车首造型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上下管取代车首管的改良结构,以车架的使用 方向为基准,包括上管、下管、五通、下叉、勾爪、上叉和中管,所述上叉的一端固设在中管的上部,上叉的另一端与下叉的一端通过勾爪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叉的另一端固设在五通上,所述中管的底端固设在五通上,所述上管的一端固设在中管的上部,所述下管的一端固设在五通上,所述上管的另一端末端朝上弯折形成第一弯管,该第一弯管的上下均呈开口状结构形成第一弯管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下管的另一端末端朝下弯折形成第二弯管,该第二弯管的上下均呈开口状结构形成第二弯管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第一弯管的下开口处与第二弯管的上开口处对应固连在一起形成通管。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是:
所述第一弯管的下开口处与第二弯管的上开口处对应焊接式固连在一起形成通管。
所述第一、二弯管的横截面均呈与自行车前叉竖杆横截面匹配的形状,且所述上、下管一端分别到对应的第一、二弯管的弯折处均呈均匀小半径弧形过渡。
所述上、下管一端的横截面均呈方形,所述第一、二弯管的横截面均呈圆形。
所述上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上叉的开叉处固设有一上叉支杆,所述下叉的开叉处固设有一下叉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改良结构分别使上管和下管另一端的末端朝上弯折和朝下弯折形成第一、二弯折管,并将第一弯管的下开口处与第二弯管的上开口处对应焊接式固连在一起形成通管,以该由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形成的通管 替代车首管所起的作用,取消了单独车首管的设计,在车首部位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均无焊道,管件之间的过渡非常顺畅,凸显了车架的一体化,使车架更为简洁美观,并且大大降低了焊接成本,使普通合金型车架的车首处呈现出碳纤车架的一体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前三角中上下管组合后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管组合后的正视图;
其中:1-上管;2-下管;3-五通;4-下叉支杆;5-下叉;6-勾爪;7-上叉;8-上叉支杆;9-中管;10-通管;11-第一弯管;12-第二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自行车上下管取代车首管的改良结构,以车架的使用方向为基准,包括上管1、下管2、五通3、下叉5、勾爪6、上叉7和中管9。所述上叉7的一端固设(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连)在中管9的上部,上叉7的另一端与下叉5的一端通过勾爪6连接在一起,其连接方式可采用目前本领域常见的连接方式。所述下叉5的另一端固设在五通3上,所述中管9的底端固设在五通3上,所述上管1的一端固设在中管9的上部,所述下管2的一端固设在五通3上,上述的固定方式均可 采用焊接方式,也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固连。
所述上管1的另一端末端朝上弯折形成第一弯管11,该第一弯管11的上下均呈开口状结构,该开口状结构的上端开口为第一弯管11的上开口,下端开口为第一弯管11的下开口。所述下管2的另一端末端朝下弯折形成第二弯管12,该第二弯管12的上下均呈开口状结构,该开口状结构的上端开口为第二弯管12的上开口,下端开口为第二弯管12的下开口。所述第一弯管11的下开口处与第二弯管12的上开口处对应固连在一起形成通管10,该固连方式最优选择焊接方式,即将两开口的管壁焊接在一起,然后磨平焊道即可,这样就能达到通管10一体化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5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中药成分的超声耦合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油四轮车的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