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控制的滚球玩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791.2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3/26 | 分类号: | A63H33/26;A63H30/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控制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控制的滚球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注重休闲和娱乐,因此,各种不同的玩具也不断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比如球形玩具就是其中的一种,球形玩具通常是利用其球形壳体可以在地面或其他平面上滚动,现有的球形玩具有发光型或发声型等多种样式,但是,无法控制球形玩具的运行轨迹,因此,影响了玩具的趣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的滚球玩具,通过无线遥控可以控制滚球玩具的运行路线,从而大大提高了滚球玩具的趣味性,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控制的滚球玩具,包括:
一个球形壳体;
一个第一滚珠,该第一滚珠设在球形壳体内,并可滚动地抵压在球形壳体的底部的内壁上;
一个第一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装在球形壳体内,并且在第一滚珠的顶部与第一滚珠相联动,以驱动第一滚珠在球形壳体的内壁上前后向滚动;和
一个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装在球形壳体内,并且在第一滚珠的侧部与第一滚珠相联动,以驱动第一滚珠在球形壳体的内壁上左右向滚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体,该配重体活动装在球形壳体内,所述第一滚珠活动装在配重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装在配重体上。
所述的配重体包括第二滚珠、支架和配重块,配重块设在球形壳体的内壁的底部区域中,第二滚珠可滚动地抵压在球形壳体的顶部的内壁上,支架的一端与配重块相固定,第二滚珠可滚动地安装在支架的另一端以实现与球形壳体的顶部的内壁相抵。
所述第一滚珠活动装在配重块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装在配重块上。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一滚轮,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一滚轮相联动,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滚珠摩擦相联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滚轮,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通过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二滚轮相联动,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滚珠摩擦相联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来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工作的电路装置,该电路装置包括遥控器、RF无线模块、无线充电电路、隔离电路、充电电池、中央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和传感器;遥控器与RF无线模块无线信号相连接;RF无线模块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无线充电电路通过隔离电路与充电电池相连接,充电电池通过隔离电路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传感器的输出接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的输出接至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LED显示电路,LED显示电路的输入接至中央控制器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控制的滚球玩具,采用了独有360°球体滚动技术,可以自由遥控,具有超强马力,可以穿梭于陆地、水面上,还可以玩耍技能、穿越障碍,闪动LED灯,可以变换。并且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大大延长滚球玩具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电流经隔离电路给充电电池充电,充电电池则通过隔离电路给整机提供电源,RF无线模块接收来自遥控器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经过选频放大,滤波后送到中央控制器(即CPU),传感器(即三轴陀螺仪)感应出当时的三轴位置信号,也送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后,中央控制器发出电平信号控制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工作。在结构上,通过配重体结构,即第二滚珠、支架和配重块的配合,使得第一滚珠始终是可滚动地抵压在球形壳体的底部的内壁上,第一滚珠与球形壳体的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力;配重体相当于不倒翁,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倒翁重心朝下的原理,当第二电机工作而带动第二滚轮滚动时,第二滚轮带动第一滚珠滚动,会使不倒翁机构失衡,通过第一滚珠的滚动带动球形壳体前后运动,当第一电机工作而带动第一滚轮滚动时,第一滚轮带动第一滚珠滚动,通过第一滚珠的滚动带动球形壳体运动,使得球形壳体有方向的运动,通过遥控,便可以控制球形壳体前后左右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优盘的拉链
- 下一篇:一种烧结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