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2982.1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盟;李永福;李海福;彭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客车 | ||
1.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安装柜,所述电池安装柜中设有给电动客车提供动力的电池,所述电池安装柜包括:
第一电池安装柜(100),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内设有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安装在车辆底部;和
第二电池安装柜(200),所述第二电池安装柜(200)内设有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并联,所述第二电池安装柜(200)安装于车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包括:
前轮(40)和后轮(50),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设于车辆底部的中部且位于前轮(40)和后轮(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包括:
车身底盘(10),所述车身底盘(10)包括车架(11),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容置于车架(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滑轨,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通过滑轨滑动连接车架(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包括:
车厢(20),所述车厢(20)包括车厢地板(21),所述车架(11)位于车厢地板(21)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下方设有安装柜护板,所述安装柜护板固定在车架(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为上盖下盘箱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侧面开设有对应第一电池安装柜(100)打开的门结构,所述门结构设有门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安装柜(100)包括:第一底安装柜(110)、第二底安装柜(120)和第三底安装柜(130),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第一底电池组、第二底电池组和第三底电池组,所述第一底电池组、第二底电池组和第三底电池组串联,所述第一底安装柜(110)内设有第一底电池组,所述第二底安装柜(120)内设有第二底电池组,所述第三底安装柜(130)内设有第三底电池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安装柜(110)和第二底安装柜(120)沿电动客车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包括:
前轮(40)和位于电动客车中后部的后门(60);
所述第一底安装柜(110)和第二底安装柜(120)对应设于前轮(40)和后门(6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包括:后轮(50);
所述第三底安装柜(130)对应设于第一底安装柜(110)和第二底安装柜(120)之后、后轮(50)之前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60)设于前轮(40)和后轮(50)之间且靠近后轮(50),所述第三底安装柜(130)在电动客车横向方向上对应设于后门(60)的位置,且第三底安装柜(130)位于远离后门(60)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30)前部设有空调(31),车顶(30)中部设有逃生窗(32),所述第二电池安装柜(200)设于车顶(30)后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安装柜(200)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二电池安装(200)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车顶(30)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安装柜(200)包括骨架和灭火绝缘装置,所述第二电池组固定在骨架上,所述灭火绝缘装置设于骨架上并朝向第二电池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安装柜(200)包括密封第二电池安装柜(200)的双层密封装置,所述双层密封装置包括内层密封组件和外层密封组件,所述内层密封组件固定在骨架上,所述外层密封组件固定在车顶(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29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杆式悬置结构
- 下一篇:星敏感器和有效载荷的姿态基准偏差估计与修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