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翻式卸载车及其平衡油缸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339.9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增德;甘帮兴;韩科立;郝付平;崔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翻式 卸载 及其 平衡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系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类农用的侧翻式卸载车及其电磁控制式平衡油缸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生产,防止作业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确保作业人员和机器的安全,是农业机械必须具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国内尚无农机企业设计开发电磁控制式平衡油缸液压系统,但国内已有很多大型侧翻式农业机械在研发,部分已经量产。但都没有采用电磁控制式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平衡油缸液压系统有所研究,但以机械行程控制平衡油缸为主,具有开启液压油进出不畅、转向桥摆动反应慢、支撑时泄油、支撑效果不好等缺点,并且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类农用的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的侧翻式卸载车及其平衡油缸液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翻式卸载车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包括平衡油缸、电磁控制机构、油箱和管路,所述平衡油缸分别与侧翻式卸载车的车架和转向桥铰接,所述管路包括互相连接的主管路和分管路,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主管路中油液进出的主油路电磁阀和用于控制所述平衡油缸的油口油液进出的平衡油缸电磁阀,所述平衡油缸的油口分别通过所述分管路与所述主管路连通,所述主管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主油路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管路中,所述平衡油缸电磁阀安装在与所述平衡油缸的油口连接的其中一个所述分管路中。
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所述平衡油缸电磁阀安装在与所述平衡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接的所述分管路中。
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于吸收和补充所述侧翻式卸载车的转向桥左右摆动时所述平衡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中的液压油的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安装在所述主油路中,所述蓄能器的油口与所述平衡油缸的油口相贯通。
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所述蓄能器为液压蓄能器。
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还包括滤清器,所述滤清器安装在靠近所述油箱的所述主管路中。
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所述平衡油缸为双作用单杆油缸。
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所述主油路电磁阀为常开或常闭式的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的电压为24V或12V。
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其中,所述平衡油缸电磁阀为常开或常闭式的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的电压为24V或12V。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翻式卸载车,包括车架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驾驶室、车箱、行走及转向机构、车箱举升油缸和平衡油缸液压系统,所述车架与所述行走及转向机构的转向桥铰接,所述车箱与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车箱支架铰接,所述车箱举升油缸分别与所述车架及所述车箱铰接,其中,所述平衡油缸液压系统为上述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侧翻式卸载的各类农业机械,避免了农业机械在卸载过程中发生整车侧翻事故,确保作业人员和机器的安全;电磁控制主油路和平衡油缸进出油口,工作可靠;蓄能器有效提高了非卸载状态时平衡油缸的响应速度,减少车架变形,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车辆非卸载状态时转向桥的自由摆动和车辆卸载时的平衡支撑作用,克服了传统的机械行程控制平衡油缸的开启液压油进出不畅、转向桥摆动反应慢、平衡支撑时泄油、支撑效果不好等弱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反应灵敏,响应速度快,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翻式卸载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油缸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侧翻式卸载车卸载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车架
2 驾驶室
3 车箱
4 行走及转向机构
41 转向桥
5 车箱举升油缸
6 平衡油缸液压系统
61 平衡油缸
62 电磁控制机构
621 主油路电磁阀
622 平衡油缸电磁阀
63 油箱
64 管路
641 主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通信车
- 下一篇:安全座椅与基座扣合释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