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后防护装置及自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714.4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勤;王克明;冯俊玲;姜华;丛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防护 装置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后防护装置以及具有所述可调节式后防护装置的自卸车。
背景技术
后防护装置是车辆上的重要安装装置,用于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人员及车辆的损伤程度。为了使得后防护装置起到上述作用,需要后防护装置在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能太大,而且需要后防护装置距离车辆最后端的纵向距离不能太大。例如,国家标准GB11567.2-2001中对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要求是:“后防护后部距车辆最后端纵向水平距离小于400mm”。同时还有规定要求“后防护下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小于550毫米”。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后防护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后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后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杠2a和两个车体连接架1a。车体连接架1a的左上端(参见图2)带有三个安装孔81、82和83,从而通过穿过安装孔81、82和83的螺纹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螺栓和螺柱,下同)而与车体连接,例如与车架纵梁相连接(左、右纵梁各连接一个车体连接架1a)。车体连接架1a的右下端与防护横杠2a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连在一起。
上述的后防护装置可以实现有效的后防护。但是对于诸如自卸车的部分车辆而言,如果满足了后防护装置高度和与车辆后部距离的要求之后,货箱的后悬长度受到较大的限制。如果为了增加运输量而增加后悬长度的话,将导致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上述要求难以满足,例如,使得后防护后部距车辆最后端纵向水平距离超过400mm。如果后悬长度较长,同时后防护后部距车辆最后端的距离在400mm以内时,则会出现自卸车货箱在卸货旋转时会与后防护干涉。
为此,希望有一种新型的后防护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后防护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后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杠以及车体连接架,所述车体连接架的第一端用于与车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式后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横杠连接架,所述横杠连接架与所述防护横杠固连,且所述横杠连接架以可调节的方式与所述车体连接架相连接,从而调节所述防护横杠相对于所述车体连接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后防护装置为可调式。在卸货时,将后部防护装置调整为缩进状态(所述防护横杠相对于所述车体连接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较小),避免与卸货时举起的货箱干涉。在运输途中,将后部防护装置保持在拉出状态,使得所述防护横杠相对于所述车体连接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较大,即缩小防护横杠与车辆后部的距离,以满足安全要求。
优选地,所述车体连接架的第二端带有一组端部安装孔,所述横杠连接架从所述防护横杠向车辆前方延伸,所述横杠连接架带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分布的多组安装孔,所述横杠连接架的每组安装孔适于与所述一组端部安装孔对准,并通过螺纹连接或销轴连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杠连接架的多组安装孔包括四组安装孔,每组安装孔具有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安装孔。
优选地,相邻两组安装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为50至150毫米,进一步优选为80至120毫米。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距离即调节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车体连接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端部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至少一组中间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车体连接架进一步包括于所述端部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端之间均匀设置的三组中间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车体连接架相邻两组安装孔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为50至100毫米。进一步优选为60至80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卸车,所述自卸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调节式后防护装置。
该实用新型专利在现有的自卸车后防护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调节装置,解决了安全要求对后悬长度的限制问题。在卸货时将后部防护装置调整为缩进状态,避开卸货时与举起的货箱干涉,在运输途中保持拉出状态,满足道路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后防护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后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后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流量应急排水抢险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的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