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41704.1 | 申请日: | 2013-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东;徐博伦;苏香波;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7/18 | 分类号: | B61D17/18;B32B2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 地址: | 213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间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作为电器设备的遮盖物以及用于其它设备的存储。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以及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的提高,要求内饰间壁重量轻、强度好、外形尺寸可靠、美观、密封性好。
目前轨道车辆内饰间壁,多采用铝蜂窝复合板或玻璃钢结构。玻璃钢产品变形大、尺寸不容易控制,且重量大;而铝蜂窝复合板结构的拼接间壁,重量大、密封性差,铝蜂窝复合板结构的整体间壁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存在胶接失效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度大,重量轻,可以实现整体成型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包括间壁本体,所述间壁本体上设有门框、窗框和可将其安装在车体上的翻边和/或预埋件;所述间壁包括顺序相接且复合为一体的上蒙皮层、第一树脂层、泡沫芯材层、第二树脂层和下蒙皮层。
为了增强间壁的装饰效果,所述上蒙皮层的外表面和/或下蒙皮层的外表面复合有装饰材料层。
为了提高间壁制备的均匀性,及所得间壁的强度,所述泡沫芯材层上设有使泡沫芯材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相通的导流孔。
为了进一步增强间壁的强度和均匀性,所述导流孔为两个以上,导流孔的孔径为1.5~2.5mm,相邻两导流孔的间距为20~50mm。
为了保证间壁的强度,所述泡沫芯材层为闭孔硬质泡沫层,厚度为8~20mm。
为了保证间壁的防火效果和强度,所述闭孔硬质泡沫层为酚醛层、聚氨酯层、聚氯乙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层。
为了提高间壁的耐磨性,所述上蒙皮层和下蒙皮层均为高性能玻璃纤维织物层,厚均为1~1.5mm。
为了保证间壁的耐磨性,所述高性能玻璃纤维织物层为多轴向织物层、经纬编织物层、缝合织物层或针织物层。
为了提高间壁的强度,所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均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层、乙烯基树脂层或环氧树脂层;所述装饰材料层为树脂胶衣层或喷漆层。
为了保证间壁与车体的连接强度,同时使用方便,翻边的厚度为3-5mm,门框和窗框的厚度均为2-4mm。
上述泡沫芯材层为能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内装防火性能要求的泡沫。
本实用新型间壁是通过真空辅助树脂导入工艺一次成型;借助模具可实现多角度(如90°)结构间壁的整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未特别限定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间壁重量轻,刚度大,尺寸稳定性好,厚度均匀,平整度好,易于成型,安装方便;树脂层的引入强化了蒙皮层与泡沫芯材层的结合强度,提高了夹芯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间壁板的抗损性好、抗湿腐能力强、隔音、隔热性能好;装饰层的设置使其表面处理方式可以多样化,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包括间壁本体1,所述间壁本体1上设有门框10、窗框11和可将其安装在车体上的翻边8和预埋件9;所述间壁本体1包括顺序相接且复合为一体的上蒙皮层41、第一树脂层51、泡沫芯材层3、第二树脂层52和下蒙皮层42。
上蒙皮层41的外表面和下蒙皮层42的外表面复合有装饰材料层6;泡沫芯材层3上设有使泡沫芯材层3上表面和下表面相通的导流孔7,导流孔7的孔径为1.5mm,相邻两导流孔的间距为20mm。
泡沫芯材层3为闭孔硬质泡沫层,厚度为8mm。所述闭孔硬质泡沫层为酚醛层。
上蒙皮层41和下蒙皮层42均为高性能玻璃纤维织物层,厚均为1mm;所述高性能玻璃纤维织物层为多轴向织物层。
第一树脂层51和第二树脂层52均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层;所述装饰材料层为树脂胶衣层。翻边的厚度为3mm,门框和窗框的厚度均为2mm。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饰间壁,包括间壁本体1,所述间壁本体1上设有门框10、窗框11和可将其安装在车体上的翻边8和预埋件9;所述间壁本体1包括顺序相接且复合为一体的上蒙皮层41、第一树脂层51、泡沫芯材层3、第二树脂层52和下蒙皮层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海阴极保护实验装置
- 下一篇:浸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