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力型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3531.9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力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0K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电动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力型电动汽车。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步进入百姓家庭,成为广大人们的代步工具,同时越来越多的燃气排放污染了环境。在环保部门倡导绿色环保的背景下,各种用途的电动汽车应运而生。
目前的电动汽车大多采用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作为动力能源,其在实际应用中,最突显的问题就是续驶里程短。究其主要原因为两方面:一是电池容量小,车身重;二是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起步和爬行长坡道,此时会增大行车阻力,如果要维持常速行驶,就要加大电流输出,甚至会达到峰值电流,从而加速蓄电池电能的释放,同时大的电流还会使电机发热,发热进一步加大了电机的内阻,降低了能量转化效率,甚至由于蓄电池和电机时常处于大电流工作状态,缩短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使用寿命。于是人们开始改善续驶里程短的问题,并涌现了多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
其中,通过发动机带动发电机来增补蓄电池能量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其实现手段为:由燃料发动机产生的动能带动发电机运转,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充电。此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虽然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但仍然没有改变在爬坡或加速路段,加大电池释放电能的实质。并且需要先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发动机的动能,然后再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增加了能量转换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能量转换率。
也有将氢能、太阳能等能源转换成电能为蓄电池充电的方式,一方面没有跳出增补蓄电池电能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为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控制系统复杂,故障节点较多,导致系统不稳定,同时复杂的控制系统造成了电动汽车高昂的制造成本,使改装后的电动汽车很难被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电动汽车在起步、爬坡时的大电流输出是一个重要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力型电动汽车,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直接助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助力型电动汽车,包括电机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机构;所述发动机为无级调速发动机,无级调速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机构联接电机的输入轴。
优选的,动力输出轴和输入轴之间还联接有减速器。
优选的,所述离合机构为离合器。
优选的,所述离合器联接在动力输出轴和减速器之间;减速器包括联接在离合器从动件上的第一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第二齿轮以及能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的减速齿轮,减速齿轮联接拨叉。
优选的,所述离合器联接在输入轴和减速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离合器联接在输入轴和减速器之间。
优选的,离合器和减速器之间设置链轮或者带轮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离合器为离心式离合器或者超越式离合器。
优选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外挂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从动外挂齿以及与主动外挂齿和从动外挂齿相啮合的离合齿圈,离合齿圈联接离合拨叉。
优选的,所述离合机构设置在减速器与输入轴之间。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为减速齿轮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无级调速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机构联接电机的输入轴,一方面可使发动机的无级调速输出与电机的无级变速相匹配;另一方面,由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机构直接带动电机旋转,在电动汽车加速或者爬坡行驶时,控制离合机构处于结合状态,由发动机来增补该行驶状态的动能需求,无需电机增大其工作电流,利于维护电机和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动能直接作用于电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能量的多次转换所带来的能量流失。若电动汽车行驶在平缓路段时,则使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使电动汽车处于纯电动工作模式。
2、由于离合器联接在动力输出轴和减速器之间,而动力输出轴的高转速容易使直径固定的离合器产生较大的结合力,便于成功助力;减速齿轮联接拨叉,使拨叉作为脱齿机构,在非助力工作状态时,使减速齿轮从电机的输入轴上脱开,避免电机带动减速齿轮运转带来能量消耗和产生噪音。
3、由于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外挂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从动外挂齿以及与主动外挂齿和从动外挂齿相啮合的离合齿圈,离合齿圈联接离合拨叉,离合拨叉带动离合齿圈沿主动外挂齿和从动外挂齿的轴向移动,可以通过控制离合拨叉的移动来实现无级变速发动机与电机间的齿牙式离合。
4、采用离合器设置在输入轴和减速器之间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无级变速发动机,降低研发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力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力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触摸式控制面板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