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508.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24 | 分类号: | F16H48/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驱动 桥差速锁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总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重型卡车驱动桥差速锁采用如下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主要包括:弹簧1、拨叉2、活塞杆4、六角螺母11、螺柱12、O型圈5、开关活塞15、密封衬垫7、汽缸盖8、垫圈9、压力开关10和滑动啮合套。活塞杆4的一端穿过拨叉2后套上弹簧深入到主减速器壳体中,滑动啮合套的外壁与拨叉连接,活塞杆4的另一端安装有六角螺母11和螺柱12,之后依次安装O型圈5、衬套6、密封衬垫7、汽缸盖8、垫圈9和压力开关10,最后通过螺栓紧固。由于滑动啮合套需要与差速器壳体之间保持大约0.5mm的间隙,该间隙由转动螺柱12来进行调节,该调节需预装的零件较多,安装螺柱和螺母需要预先在活塞杆的一端加工安装孔,不但费时费力,而且需要零件较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不但无需在活塞杆一端加工安装孔,而且所需零件较少,缩短轴向距离,降低调整难度,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种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包括:弹簧、拨叉、活塞杆、O型圈、衬套、密封衬垫、汽缸盖、垫圈、压力开关和滑动啮合套;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拨叉并套上弹簧后深入到主减速器壳体中,滑动啮合套的外壁与拨叉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O型圈、衬套、密封衬垫、汽缸盖、垫圈和压力开关,螺栓穿过密封衬垫和汽缸盖后与主减速器壳体连接,该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调整垫圈,该调整垫圈的内径与活塞杆的轴径相应并且设置在拨叉与活塞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调整垫圈为内径为15~30mm、厚度为0.1~3mm的钢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差速锁总成将六角螺母和螺柱替换成调整垫圈,不但减少了零件,减少了成本,此外也无需预先在活塞杆端部开设连接孔,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该装置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结合图2和图3,该种汽车驱动桥差速锁总成,其主要包括:弹簧1、拨叉2、调整垫圈3、活塞杆4、O型圈5、衬套6、密封衬垫7、汽缸盖8、垫圈9、压力开关10和滑动啮合套13。活塞杆4的一端上先套入调整垫圈3,穿过拨叉2并套上弹簧1之后深入到主减速器壳体中,手压活塞杆直至压不动,滑动啮合套13的外壁与拨叉连接,使得啮合套与差速器壳体之间保持大约0.5mm的缝隙,如果达不到要求,可更换合适的调整垫圈,这里调整垫圈可以采用内径为15~30mm、厚度为0.1~3mm的钢制垫圈。之后,活塞杆4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O型圈5、衬套6、密封衬垫7、汽缸盖8、垫圈9和压力开关10,螺栓14穿过密封衬垫7和汽缸盖8后与主减速器壳体连接,将该装置紧固在主减速器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