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旅客列车空气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6796.6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沙本华;周俊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泰怡热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客列车 空气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旅客列车车厢内的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旅客列车是人群密集的流动场所,在寒冷季节运行时,为了车厢内有适合旅客休息的环境温度,通常配装电加热器来提高环境温度。现有旅客列车配套的空气加热器尽管品牌不同,都采用电加热管作为发热元件,其中专利公开号:CN200710024837X《电加热器》最具有代表性,该技术方案中载明的电加热管是光壁管,光壁电加热管结构简单、易制造,质量稳定。此种结构的电加热管通电后,处在中轴线上的电炉丝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量,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幅射形式传至氧化镁,再经外管壁对外热幅射。这种加热方式安全可靠、热效率高,能够满足旅客列车车厢内空气加热的要求。但是,现有技术的电炉丝位于电加热管之中,通电初期是预热阶段,升温较慢,对外热幅射量少且滞后。当整体加热后,仅靠管外壁散热,因表面积小,散热效果差,存在较大的热惯性。电加热管外壁温度过高是引发火灾的重大因素之一,构成旅客列车及旅客安全的隐患。
专利公开号:CN03219602.4《冷压套片散热式电加热器》也是现有技术的典型技术方案之一,该技术方案为进一步增加电加热管的换热效率,在电加热管的外管壁上等间距串套散热片,此改进结构可降低电加热管外管壁约20%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引发火灾事故,但是此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大,必然增加用户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散热快,热效率高的旅客列车空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旅客列车空气加热器,它包括电极桩头、电极座、限位板、壳体、支座、肋板、导管和电加热元件。所述壳体为设有百叶窗的矩形体,沿两长边框的内层板等间距配对安置支座。所述肋板为条形板件,板面上均布通孔安装导管,将竖放的肋板两端连接到壳体内腔支座上构成对导管定位支承。所述导管为管状构件,中间预留的通孔待电热元件穿过,导管由肋板卡位。所述电极桩头为单头螺杆状构件,有螺纹的一段朝外,另一端朝内连接电热元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为柔性构件,安装时折弯成U形,卧姿U形的电热元件从肋板上相邻安装的导管中一顺穿过,电热元件两端连接的电极桩头位于同一侧,并从限位板连接的电极座中穿出,外露的电极桩头配装螺母组成外接电源桩头,每层配置1~6只并排安装的电热元件,壳体内前后共设3~9层。
上述结构中的电极座、支座和导管均为绝缘材质制作,电极座、支座和导管优选陶瓷材质制作。限位板的材质为酚醛塑料。电热元件用耐高温合金丝绕制成圆柱弹簧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圆柱弹簧状的电加热元件制作容易,定位绝缘,性能稳定、可靠;
2、电加热元件采用耐高温合金丝制造,此结构表面积大,热交换快,显著降低加热元件的热惯性;
3、电加热元件表面温度低,避免引发火灾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旅客列车空气加热器,它包括电极桩头1、电极座2、限位板3、壳体4、支座5、肋板6、导管7和电加热元件8。所述壳体4为矩形体,外壳上设有百叶窗,内腔沿两长边框的内层板等间距配对安置支座5,条形板状的肋板6板面上均布通孔安装导管7,将竖放的肋板6两端连接到壳体4内腔支座5上构成对导管7定位支承,因支座5为陶瓷材质,使得肋板6与壳体4之间绝缘。所述导管7用陶瓷材质制成管状构件,中间预留的通孔待电热元件8穿过,导管7由肋板6卡位组成绝缘结构。所述电极桩头1为单头螺杆状构件,有螺纹的一段朝外,另一端朝内连接电热元件8。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元件8为柔性构件,安装时折弯成U形,卧姿U形的电热元件8从肋板6上相邻安装的导管7中一顺穿过,电热元件8两端连接的电极桩头1位于同一侧,并从酚醛塑料材质的限位板3所连接的电极座2中穿出,外露的电极桩头1配装螺母组成外接电源桩头。因电极座2用陶瓷材质制造,使位于其中的电极桩头1与壳体4绝缘。本实用新型根据旅客列车配套要求确定加热功率,然后按加热功率分配每层电加热元件8数量和分层设计。本实施例加热功率为3kw,壳体4内前后共设2层。每层配装2只并排安装的电热元件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泰怡热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泰怡热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6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屑装置
- 下一篇:用于船用中低速柴油机气缸套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