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式抛光机自动送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966.6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0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树强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6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抛光机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盘式抛光机自动送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西餐餐具、厨具、五金工具、卫浴等行业,为了去除工件在冲压、铸造等上游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毛刺等缺陷都需要在工件加工成型后进行研磨、抛光处理,经抛光处理后,工件表面平整,光亮度高,外观美观,有些处理完的工件经清洗后可直接交付使用,而无须再做喷涂、喷漆、电泳、电镀等表面电化学处理,可节约大量能源,有效避免了电化学表面处理产生的环境污染。
目前市场上现有一种单圆盘式抛光机送料系统,各工序间人工操作虽然相对于单元式抛光机有所减少,但夹具夹持工件、工件换向等还需要人工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此类抛光机工位少,处理量小,产能低,单元抛光机实现的动作单一,只能做自动前后移动,左右、上下动作需人工事先调整,当变换不同工件进行研磨、抛光处理时,调整操作工作繁琐耗费大量人工,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处理要求。
因此,如何在工件研磨抛光操作中,提升处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提高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盘式抛光机自动送料系统,以提高工件研磨抛光处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产能,降低人工投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盘式抛光机自动送料系统,包括多个夹具、第一旋转圆盘、第二旋转圆盘、转换台、定位机构、上料台、下料台和多个单元抛光机,其中:
所述多个夹具分别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圆盘和所述第二旋转圆盘上;
所述转换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圆盘和所述第二旋转圆盘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旋转圆盘和所述第二旋转圆盘位于同一轴线;
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圆盘和第二旋转圆盘上;
所述多个单元抛光机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旋转圆盘和所述第二旋转圆盘的外侧,且与所述多个夹具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料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圆盘的外侧,并与上料位置的所述夹具相对应;
所述下料台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圆盘的外侧,并与下料位置的所述夹具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夹持机构、摆动定位机构和固定台,其中,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舌板、下舌板、第一气缸和三铰点连杆;
所述上舌板的一端与所述下舌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铰点连杆的一端相连;
所述三铰点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推拉杆连接;
所述摆动定位装置包括:倾角定位机构、横向运动定位机构、纵向运动定位机构,其中:
所述倾角定位机构包括轴杆、轴套、水平复位杆、导向板、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
所述轴杆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下舌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下舌板相连接;
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横向运动定位机构的横向摆动板上方,并与所述横向摆动板相连接,且套设在所述轴杆上;
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摆动板相连,另一端设置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固定所述水平复位杆的一端;
所述水平复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的下舌板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水平复位杆上,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固定在所述水平复位杆上;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水平复位杆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侧,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销固定在所述水平复位杆上;
所述横向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横向摆动板、第一轴承滑块、横向导轨、第一电动机、第一减速机、第一偏心轮、第一可调连杆、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一检测片;
所述第一轴承滑块设置在所述横向摆动板下方,且一侧与所述横向摆动板相连接;
所述横向导轨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纵向运动定位机构的纵向摆动板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轴承滑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相连接;
所述第一偏心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转动轴上;
所述第一可调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摆动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心轮上;
所述第一检测开关设置在所述横向摆动板上,且与所述检测片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纵向运动定位机构包括纵向摆动板、第二轴承滑块、纵向导轨、第二电动机、第二减速机、第二偏心轮、第二可调连杆、第二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树强,未经杨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帽辅助修磨机的收集机构
- 下一篇:管件接头外六角平面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