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561.3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铭锋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发光二极管驱动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包含有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一驱动单元提供该发光二极管芯片所需的电能。目前市面上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规格琳琅满目,对于具有相同功率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而言,其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的组合种类繁多,以28W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为例,其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的组合即有80V/350mA、56V/500mA、40V/700mA等组合,因此,为了驱动如此多种规格组合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目前的方式是针对每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开发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驱动单元。然,对于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制造商而言,每一种功率的发光二极管芯片都需制造数种驱动单元,不但增加驱动单元库存的压力,而且无法以量制价,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若能开发适用于不同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组合的驱动单元,当可降低发光二极管芯片驱动单元库存的压力,并且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可适用于同一功率但不同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组合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并控制供输至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功率维持于一预设功率的范围。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系电性连接一电源,包含有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一驱动单元、一电压侦测单元与一反馈控制单元。其中,该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该电源与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以接收该电源的电能并输出一工作电压与一工作电流予该发光二极管芯片;该电压侦测单元电性连接该驱动单元,用以侦测该工作电压的电压值;该反馈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电压侦测单元及该驱动单元,该反馈控制单元默认有至少三个参考电压值,相邻两参考电压值之间形成一电压区段,各该电压区段对应有一斜率参数,该反馈控制单元依据该电压侦测单元所测得的工作电压的电压值及该工作电压的电压值所属的电压区段的斜率参数,输出一电流控制信号至该驱动单元以控制输出予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工作电流的电流值,其中,该工作电流的电流值与该工作电压的电压值的乘积介于一预设功率的范围内。
其中当该反馈控制单元判断该工作电压的电压值高于一上限电压值时,该反馈控制单元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至该驱动单元以控制该输出至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工作电压的电压值等于这些参考电压值中的最大者。
该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有一电流侦测单元,电性连接该驱动单元与该反馈控制单元,用以侦测该工作电流的电流值;当该反馈控制单元判断该工作电流的电流值高于一上限电流值时,该反馈控制单元输出一最高电流控制信号至该驱动单元以控制输出至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工作电流的电流值等于该上限电流值。
其中该反馈控制单元包含有相电性连接的一比较器与一信号产生器,该比较器电性连接该电压侦测单元,该信号产生器电性连接该驱动单元,该比较器默认有这些参考电压值及这些斜率参数,该比较器判断该工作电压的电压值所属的电压区段,并输出对应该工作电压的电压值所属的电压区段的斜率参数的一斜率信号,该信号产生器接收该斜率信号后,依据该斜率信号与该工作电压的电压值输出该电流控制信号。
其中该预设功率的范围为该预设功率的90%至110%之间。
其中这些电压区段的斜率的绝对值是依这些参考电压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依序减小。
藉此,透过该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可适用于具有相同功率但不同工作电压及工作电流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并维持供输至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功率于默认功率的范围内。有效改善已知的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只能适用单一工作电压及工作电流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关系曲线图;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电源
20发光二极管芯片
30驱动单元
40定功率调整模块
42电压侦测单元
44电流侦测单元
46反馈控制单元
462比较器
464信号产生器
V1、V2、V3、V4参考电压值
Vmax上限电压值
Imax上限电流值
S电压区段
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铭锋,未经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铭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驱动红外感应LED灯
- 下一篇:一种双导发热电缆尾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