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行双轮电动车辅助平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8977.8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志;郭醒;刘胜;余帅;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胜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双轮 电动车 辅助 平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左右同轴平行布置的平行双轮电动车辅助平衡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以其廉价、便携和环保等优点,作为人们的日常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类似于自行车的前后两轮设计,四轮轿车似的电动车主要由于价格、电池容量、充电等问题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外也已经研制出商业化的左右同轴平行布置的平行两轮电动车,并大范围应用于景点旅游、广场巡逻、机场保卫。此种左右同轴平行布置的两轮电动车两轮设计区别于传统的前后两轮设计,车身更加小巧紧凑,空间占用更少,携带更加方便。平行双轮电动车虽然已经有成熟的产品,操控起来也比较简单方便,但是双轮车上下车时不是很平稳,许多新手在上车的时候容易由于踩踏不稳而滑倒,没有滑板滑轮等运动经验或者平衡能力不好的使用者不容易上车,并且在车速较低或者减速下车的时候也不易操控。有些制造商的产品设计质量比较重,且重心较低,相对平衡性能稍好一些,但价格也更加昂贵。然而现在的产品中均没有设置辅助平衡的上下车装置,完全依靠使用者的自我适应和调节。因此,出于安全性和价格两个方面,双轮车的市场占有率还很比较小。如能解决以上问题,双轮电动车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平行双轮电动车辅助平衡机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辅助轮、辅助轮支架、直流电缸、控制器、速度传感器、直角限位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支架的顶端安装在平行双轮电动车尾部的底盘上,辅助轮安装在辅助轮支架的末端,辅助轮支架与平行双轮电动车底盘尾部铰接,在底盘尾部铰接处的后方设有一直角限位固定件,直流电缸一端与双轮车底盘连接,另一端与辅助轮支架相连接,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经电路连接,控制器与直流电缸经电路连接。直流电缸的伸缩控制辅助轮的升降。当需要骑行双轮电动车时,在控制器的指令下,直流电缸推动放下辅助轮,辅助轮支架旋转到与双轮车底盘尾部垂直的时候,辅助轮支架被直角限位固定件上的凹槽卡住,使辅助轮支架、直流电缸、车身底盘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以便使用者稳定地上车。待使用者站立平稳之后启动双轮车,直流电缸缓缓收起辅助轮,使用者继续骑行双轮电动车。当使用者行驶过程中需要减速下车时,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双轮车的速度降低到某一设定值,此时车身可能将处于不稳定状态,控制器发出指令给直流电缸,直流电缸推动辅助轮支架从而放下辅助轮,使双轮车处于三轮着地的稳定状态,最后减速至停车。
所述安装在辅助轮支架与底盘尾部铰接处后方的直角限位固定件呈反向L形状,直角限位固定件下部凸出部分的中间设有一可嵌入辅助轮支架的凹槽。直角限位固定件用来限制辅助轮支架只能在与底盘平行和与底盘垂直的90°范围内运动,与底盘垂直时为辅助轮支架运动的极限位置,通过凹槽结构固定住辅助轮,使其角度行程不超过90°。
所述直流电缸与双轮车底盘之间以及直流电缸与辅助轮支架之间为圆柱形铰接。
所述直角限位固定件与双轮车底盘尾部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所述速度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控制器将速度传感器测得车轮转速经计算并控制直流电缸的伸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提供平行双轮电动车上下车时候的平衡,还能在双轮车进行减速或停车操作时提供辅助平衡,大大提高双轮车的使用简便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平行双轮车上下车难和停车不稳定的问题,成本相对低廉,并增加了整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辅助轮支架与辅助轮的主视图;
图3直角限位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双轮车底盘尾部、2 直角限位固定件、3 辅助轮支架、4 辅助轮、5 直流电缸、6 圆柱形铰接、7 圆柱形铰接、8 圆柱形铰接、9 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辅助平衡的双轮电动车上下车机构如图1所示,直角限位固定件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在双轮车底盘尾部1上,辅助轮支架3与直流电缸5分别通过圆柱形铰接7和圆柱形铰接6与双轮车底盘尾部1铰接在一起,辅助轮4通过滚动轴承9与辅助轮支架3连接,辅助轮支架3与直流电缸5通过圆柱形铰接8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胜,未经刘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管导向装置及桩工机械
- 下一篇:一种分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