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驳船船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4630.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魏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通 |
主分类号: | B63B35/28 | 分类号: | B63B35/28;B63B1/3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驳船 船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驳船船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内河航道运行的驳船船队。
背景技术
内河航道的一般特点为:水的深度较小、航道相对于海洋较曲折,随着内河运输船舶的不断发展,在吨位上和速度上不断提高,使得内河航道的这些特点对于船舶的限制日益明显,最主要的限制为航道水的深度较浅,大吨位的船舶无法航行。
现有的驳船组成的驳船船队虽然提高了总吨位,但是船队的总湿面积大导致阻力很大,整个船队的速度较慢,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内河航道限制了大吨位船舶的航行,而现有的驳船组成的驳船船队虽然提高了总吨位,但是船队的总湿面积大导致阻力很大,整个船队的速度较慢,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驳船船队,包括两只端部船体、一只以上的单位船体;所述端部船体位于船队的两端,单位船体串联连接在两只端部船体之间;所述单位船体的底部向上内凹成空腔,且船体内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空腔连通。
将多个船体串联连接可增加船的总长度,以提高船的总吨位;单位船体的底部向上内凹成空腔,便于在航行时,通过进气孔向空腔内注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的注入使船的大部分底面脱离与水面接触,大大减小接触面积;从而达到了在提高船的吨位的同时,减小湿面积与吨位之比。
为减小船队航行时的兴波阻力,相邻单位船体之间,前船的船尾与后船的船头固接,且两船的连接处还设有内外双层链布;内层链布呈底部向上内凹的U字型,其两侧面垂直于船底,设置在相邻单位船体的外壁之间,其底面贴合船体底面设置,且底面的长度等于船体底面的宽度;外层链布的两侧分别连接相邻单位船体的外侧壁,外层链布的底边与内层链布的侧面底边连接;内层链布与船的外壁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注水后形成内水带,内水带中注入的水对内层链布的底部压强等于空腔内空气压强与大气压之差;内层链布与外层链布以及船体的外壁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注水后形成外水带,外水带注入的水与船体外侧的水在压强上相等。
这种连接方式可称之为带水连接,在连接处的空间内注水充实空间,可使连接处具有和单位船体相同的横截面积,使得单位船体的连接处得以与船体底部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消除了普通的连接方式在航行时,在连接处产生的兴波阻力。所述链布由金属链和布组成,即在布上根据需要固定多条金属链,金属链负责承受拉力,是整个构造的框架,布采用不透水布料,负责将水隔开,其与各个连接处密封连接,保证了不漏气漏水。在航行时水带中的水跟着一起运动,这样在速度恒定航行时船体间的水具有与船体同样的速度,对前后两个船体产生相等的压力,连接处几乎不再对船体产生兴波阻力。
为保证船队航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内层链布的侧面上设有一根以上的拉力杆,所述拉力杆垂直于船体底面且沿链布 的宽边等距排布,相邻的拉力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拉力杆之间链布的宽度;还设有拉力绳索,所述拉力绳索的一端套接拉力杆,一端固接单位船体的外壁,拉力绳索之间均平行设置;所述外层链布一侧边与一只船体外侧壁固接,另一侧边通过收卷装置连接另一只船体的外侧壁,底边上设有连接链,前述拉力杆的底部套接在连接链上,并可沿连接链滑动。
相邻的拉力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拉力杆之间内层链布的宽度,便于内层链布的折叠和展开,而外层链布通过收卷装置连接船体的外侧壁,也便于外层链布的自动调节,内外层链布之间通过拉力杆套接连接,便于调整内外层链布之间的相对位置,当船队位于曲折的河道时,常常需要一侧的内外层链布缩短,另一侧的伸长距离,保证内外水带在拐弯时也能始终保持紧绷状态;该种设计,便于调节内外链布的长度,使船队在拐弯时也能保持较小的兴波阻力。所述收卷装置一般采用现有的卷簧式收卷装置,便于在转弯时自动收放外层链布。虽然内外层链布的连接处处于非密封状态,但由于此处位于水下,在水压的作用下,外水带内的水不会减少。
为进一步减小船队航行时的兴波阻力,所述端部船体头部呈尖角状,后部的船体底部与单位船体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船的阻力主要分为兴波阻力和摩擦阻力,摩擦阻力与接触面积有关,兴波阻力主要由船体直接与水冲击所产生,流线型的端部船体可大幅减小兴波阻力。
为进一步保证船队在运河内部运行的灵活性,所述端部船体上设有可收起放出的大型螺旋桨和小型螺旋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通,未经魏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4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