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舱门用锁作动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9322.6 | 申请日: | 2013-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张建会;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5B15/08 | 分类号: | F15B15/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舱门 用锁作动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气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作动筒。
背景技术
现有舱门用锁作动筒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传统的舱门系统包括一个锁作动筒和一个舱门作动筒,锁作动筒内部包含一个活塞杆,当活塞杆运动到指定位置时,锁被打开,锁作动筒的控制与舱门作动筒的控制相互独立,因此需要通过终点电门来设置舱门锁作动筒与舱门作动筒的作动顺序。当终点电门的控制逻辑出错,即舱门锁作动筒未打开或打开未到位舱门作动筒开始作动,将导致舱门结构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具有单向通油功能的作动筒,有效提高舱门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飞机舱门用锁作动筒,包括无杆腔筒体1、外筒2、有杆腔筒体3、外活塞4、弹簧5、内活塞6以及阀块7;
其中,无杆腔筒体1第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管嘴A,无杆腔筒体1第一端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管嘴B,有杆腔筒体3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管嘴C,无杆腔筒体1第二端与有杆腔筒体3第一端通过外筒2固定连接,前二者之间还设有挡圈;
阀块7可滑动地装在无杆腔筒体1筒体内,阀块7第一端端面为圆锥面,圆锥面上开有与其内腔贯通的通油孔,内活塞6第一端可滑动地装在阀块7内腔,内活塞6第二端与外活塞4的第一端设置的内孔配合,弹簧5第一端顶在阀块7第二端端面,弹簧5第二端顶在挡圈上,外活塞4第一端可滑动地装在有杆腔筒体3腔体内,外活塞4的第二端与舱门锁机构固定连接。
内活塞杆6杆体的长度大于外活塞4内孔的长度。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作动顺序简单,逻辑可靠,可有效提高舱门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飞机舱门用锁作动筒,包括无杆腔筒体1、外筒2、有杆腔筒体3、外活塞4、弹簧5、内活塞6以及阀块7;其中,无杆腔筒体1第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管嘴A,无杆腔筒体1第一端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管嘴B,有杆腔筒体3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管嘴C,无杆腔筒体1第二端与有杆腔筒体3第一端通过外筒2固定连接,前二者之间还设有挡圈;
阀块7可滑动地装在无杆腔筒体1筒体内,阀块7第一端端面为圆锥面,圆锥面上开有与其内腔贯通的通油孔,内活塞6第一端可滑动地装在阀块7内腔,内活塞6第二端与外活塞4的第一端设置的内孔配合,弹簧5第一端顶在阀块7第二端端面,弹簧5第二端顶在挡圈上,外活塞4第一端可滑动地装在有杆腔筒体3腔体内,外活塞4的第二端与舱门锁机构固定连接。
内活塞杆6杆体的长度大于外活塞4内孔的长度。
外活塞4的第二端与舱门锁机构固定连接,当外活塞4第二端端头左或右位置状态分别对应锁机构的开锁或上锁状态,如:当端头处于最右端时对应上锁状态,当端头处于最左端时对应开锁状态;或者,当端头处于最右端时对应开锁状态,当端头处于最左端时对应上锁状态。
工作时,当A口通高压油时,可推开阀块7从B口回油,外活塞4第二端端头左右位置状态不会变化,不会对锁机构的开锁或上锁状态产生影响。
当B口通高压油时,压力通过阀块7第一端端面上设置的通油孔进入阀块7内腔,推动内活塞6向外右侧方向移动,由于内活塞杆6杆体的长度大于外活塞4内孔的长度,当内活塞杆6杆体第二端端头到达内孔底端时,会继续推动外活塞4向右侧运动,因外活塞4的第二端与舱门锁机构固定连接,从而使舱门锁机构做出上锁或开锁动作,舱门锁机构动作后,内活塞6继续右移,内活塞6第一端端头抵在阀块7腔体第二端端面上,从而带动阀块7向右移动使无杆腔筒体1上的A、B管嘴连通。
当管嘴C通高压油时,外活塞4在高压油作用下向左侧无杆腔筒体1方向移动,带动舱门锁机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抗寒性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变色车用H4氙气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