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后驾控台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7070.3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振宇;关海峰;宋望;王小林;秦辉;杨永杰;张俊明;尹大和;林从焕;董凡新;林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后驾控台 布局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后驾控台布局,特别是一种海工船的后驾控台布置。
(二)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开采平台的增多,各种为之服务的工程船也必然增多。后驾控台在工程船舶中属于一种控制工作站,所有的甲板机械启停以及各种货仓的控制,都是由后驾控台来实现的。并且在DP2的船型中,要求所有的设备都要有冗余,当因为失火等原因导致前驾失去了对船舶的控制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后驾控台对船舶的姿态进行调整以及推进,或者利用后驾上的通讯系统与船内各层甲板或者其他船只进行通讯。当工程船靠近海洋平台进行装卸货品,或者对海洋平台进行维修的时候,工程船是要与海洋平台保持相对静止或者只有很小的速度,而实现此项功能的DP(动力定位)系统就是在后驾控台上,所以后驾控台在工作操作中有着重要地位。现行后驾控台只是由设备厂家布置台面及内部设备,船厂电装设计在后驾控台下放置电缆托架,让电缆接入。这样使后驾控台台面相对混乱,后驾控台下电缆托架不考虑电缆交叉,导致电缆敷设困难。并且在设计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布局规划,导致施工时间长,人工物料浪费较大。
(三)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台面的各种控制面板排列有序,合理分配,同时也尽量能够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的船舶后驾控台布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船舶后驾控台布局,包括左舷台、中台、右舷台,左舷台和中台之间设有船长座位,右舷台和中台之间设有轮机长座位,其特征在于:右舷台上布置有甲板机械操控设备,左舷台和中台上布置有船舶推进监控设备;左舷台后方设有DP监控台,DP监控台上布置有DP动力定位系统监控设备,所述左舷台和中台之间,船长座位前方设有DP操控台。
上述所述左舷台分为前区、中区和后区,所述DP操控台位于前区旁;前区布置有船舶推进监测设备,中区布置有船舶主推进操控设备,后区布置有内部通信设备。
上述所述中台分为前半区、左后半区和右后半区,左后半区靠近船长座位一侧,右后半区靠近轮机长座位一侧;所述前半区布置有船舶辅助推进操控设备,左后半区布置有向外通信设备,右后半区布置有甲板机械操控设备。
上述所述后驾控台内设有两层电缆托架,两层电缆托架上设有接线端子排;接线端子排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船上各设备的电缆与所述输入端连接,后驾控台上的控制设备电缆对应地与所述输出端连接;船上各设备的电缆分为第一电缆群和第二电缆群,第一电缆群从驾驶室左侧进入后驾控台后接入到上层接线端子排的输入端上,第二电缆群从驾驶室右侧进入后驾控台后接入到下层接线端子排的输入端上。
上述所述第一电缆群和第二电缆群的端部安装在焊接式电缆接线筒内再接入到所述输入端上,电缆接线筒内用填料密封绝缘处理。
上述所述DP操控台上布置有DP操纵杆。
上述所述船长座位后方、DP监控台旁设有DP监控座位,船长座位及DP监控座位下方设有第一导轨,DP监控座位和船长座位可沿第一导轨滑动;轮机长座位下方设有第二导轨,轮机长座位可沿第二导轨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布局方式按照功能将后驾控台所包含的设备进行划分,使具有相同功能属性的设备集中在一个台子上,并且参考了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也考虑了多项设备同时使用时操作的方便性。在船长座位两旁的左舷台和中台上布置的基本都是与推进相关的控制设备;轮机长的职责是组织轮机部的全面工作,并对其他部门所管设备的技术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因此在轮机长座位旁的右舷台上布置有甲板机械操控设备。后驾控台内使用一个双层托架,将两个方向的电缆分层敷设,然后再进入驾控台,就可以减少敷设电缆的困难。分配合理,操作方便快捷。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舷台和DP操控台的布局图;
图3是中台的布局图;
图4是右舷台的布局图;
图5是DP监控台的布局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左舷台2、中台3、右舷台4,左舷台2和中台3之间设有船长座位5,右舷台4和中台3之间设有轮机长座位6,船长座位5和轮机长座位6正对着驾驶室后窗10。右舷台4上布置有甲板机械操控设备,左舷台2和中台3上布置有船舶推进监控设备;左舷台2后方设有DP监控台7,DP监控台7上布置有DP动力定位系统监控设备,所述左舷台2和中台3之间,船长座位5前方设有DP操控台8。DP操控台8上布置有DP操纵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7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龙骨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屋面的屋脊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