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舷及采用该护舷的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4098.5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船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舷及采用该护舷的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航行,当两船靠近时,随着水波的起伏,船舶会随之摆动,船舶之间容易发生碰撞,船舶在停泊码头时与码头设施也容易发生碰撞,碰撞容易对船舶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提高船舶的抗碰撞能力,需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缓冲外来的碰撞冲击。
传统的提高船舶的抗撞能力的设计中,常采用在船舶外侧增加一圈防护设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设置在船体外表面防碰撞的护舷,能降低成本。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护舷的船舶,能降低成本。
一种设置在船体外表面防碰撞的护舷,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第三直线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第三直线部的一端均设楔形结构,所述第一直线部的楔形结构与第二直线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直线部的楔形结构与第三直线部的另一端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依次相连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第三直线部上设有通槽。
一种船舶,包括船体,还包括设置在船体外表面防碰撞的护舷,所述护舷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第三直线部;所述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第三直线部靠近所述船体的外表面的一侧形成阶梯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第三直线部的一端均设楔形结构,所述第一直线部的楔形结构与第二直线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直线部的楔形结构与第三直线部的另一端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依次相连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第三直线部上设有用于容置电缆的通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船体的内部设有垂直于船体内表面的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船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船体外表面与所述护舷之间,且由护舷向船体外表面方向的刚度递减,弹性递增的铝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条与护舷之间设有垫片。
上述护舷及船舶,通过将护舷设计成三段对接的直线部,并将护舷设置在船体的外表面上,起到有效的防碰撞作用,且采用直线代替弧线连接,节省材料,降低了成本,且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护舷及船舶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其更加清楚。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船舶包括船体100和设置在船体100外表面防碰撞的护舷200。
护舷200设置在船体100的外表面,呈外凸结构,增加了船体100侧壁的刚度,且外凸结构以下的部位形成缓冲区域,增加了船舶抗碰撞能力。
护舷200与船体100一体成型。在保证船舶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甲板面积,甲板大了方便实用。在船体100的侧壁上可设一个或多个护舷200。
护舷20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线部210、第二直线部220和第三直线部230。
第一直线部210、第二直线部220和第三直线部230的一端均设楔形结构,第一直线部210的楔形结构与第二直线部220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直线部220的楔形结构与第三直线部230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直线部210、第二直线部220和第三直线部230靠近船体100外表面的一侧与船体100形状相符,形成阶梯状;第一直线部210、第二直线部220和第三直线部230远离船体100外表面的一侧实现平滑过渡。
因第一直线部210、第二直线部220和第三直线部230采用直线设计,代替了弧线连接,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且方便制作。
第一线部210、第二直线部220和第三直线部230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调整,尺寸较大时,可获取更大的保护面。
进一步的,在第一直线部210、第二直线部220和第三直线部230上设有用于容置电缆的通槽(图未示),将电缆布置在通槽内,不会破坏船体100的整体性,可有效提高船体100的刚度,同时增加船体100的水密性,船舶整体安全性提高。而传统的船舶在肋骨上设计电缆通管,该通管在船的纵向上穿过船壁,破坏了船壁结构,降低了船体的刚度。
船体100的内部设有垂直于船体100内表面的隔板。且该隔板间隔设置,可起到支撑船体100的作用,因护舷200设置船体100的外表面,该隔板可间接支撑护舷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4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