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防漏油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3407.7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鸣元 |
主分类号: | A47J47/08 | 分类号: | A47J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防漏 油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装液体油的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防漏油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烹饪中,人们习惯采用瓶子或者普通油壶盛装液体油,传统油壶倒油的时候常常会有少量油滞留在出油嘴,流到瓶或壶外,弄得手上、桌上都是油。滞留的油脂与空气中的灰尘混杂在一起,很不卫生,既浪费了油,又污染了厨房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油壶在倒油时存在漏油和积尘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防尘防漏油壶。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尘防漏油壶,包括出油嘴、壶盖、防尘盖、手柄、壶身,所述壶盖包括设置于内部的灌油口、与壶盖上平面呈一定倾角内陷的导油槽,所述灌油口底端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导油槽环绕所述出油嘴外沿且与灌油口连通,所述灌油口为设置于上述壶盖中央的漏斗状进油口,所述壶盖上对应上述出油嘴的另一侧位置设手柄,所述手柄内侧为防滑构造,所述的防尘盖铰接在手柄上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油槽底面与壶盖上平面呈5°~15°倾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壶在不倒油时,防尘盖闭合状态能有效隔离空气中的灰尘,倒油过程中,如果有油从出油嘴滴或流下来时,环设于出油嘴周边的导油槽的内斜结构可使渍油流通过灌油口流回到壶身内,防止漏油的产生,特别适合烹饪液体油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壶盖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出油嘴1、壶盖2、防尘盖3、手柄4、壶身5、导油槽21、灌油口22、止回阀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防尘防漏油壶,包括出油嘴1、壶盖2、防尘盖3、手柄4、壶身5,所述壶盖2包括设置于内部的灌油口22、与壶盖2上平面呈一定倾角内陷的导油槽21,所述灌油口22底端设置有止回阀23,所述导油槽21环绕所述出油嘴1外沿且与灌油口22连通,所述灌油口22为设置于上述壶盖2中央的漏斗状进油口,所述壶盖2上对应上述出油嘴1的另一侧位置设手柄4,所述手柄4内侧为防滑构造,所述的防尘盖3铰接在手柄4上端。
所述导油槽21底面与壶盖2上平面呈5°~15°倾角。
使用时,先打开防尘盖3,握着手柄4,将壶身5倾斜过来(与普通油壶一样)即可倒油,此时壶身5中的油会沿着出油嘴1流出,同时灌油口22下端的止回阀23在常开的状态下受倾斜的影响实现自封,并且油壶倾斜后大量的油就聚集到油壶的前上方压着止回阀23形成紧锁状态,确保倒油时壶身5里的油不会从灌油口22反流出来。倒油过程中,如果有油从出油嘴1滴或流下来时,环设于出油嘴1周边的导油槽21的内斜结构可使渍油通过灌油口22流回到壶身5内,防止漏油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鸣元,未经张鸣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3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