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垂绝缘子串智能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270.9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9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涛;赵德利;李红玉;韩磊;孙大庆;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H02G1/02;G01R31/00;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垂 绝缘子 智能 检测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垂绝缘子串智能检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垂直绝缘子串的检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近年来大力发展的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系统中,绝缘子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投资及安全水平,为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气安全,在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线路的电气性能,特别是绝缘子的绝缘安全性能,防止短路或断路等现象的发生。
绝缘子是架空高压输电线路上用于导线与铁塔连接的绝缘元件,具有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和防止电流回地,这两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各种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所需的作用,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按照安装结构不同,绝缘子串可分垂直绝缘子串和水平绝缘子串,以及倾斜绝缘子串,当然,由于安装的需要,一般如垂直绝缘子串并不是绝对垂直,而是在竖直方向上一定角度范围之内都可以叫做垂直绝缘子串。显而易见的是,应用于垂直绝缘子串检测的机器人要克服地球引力,并且针对绝缘子串的结构特点进行攀爬,其基本结构特点是,绝缘子串有若干节组成,节间通常存在形体空间。
随着人性化作业推广的需要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并应用于电力线路巡检或者设备检测上。在如中国第CN201331558Y号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履带轮结构的绝缘子检测机器人,用于水平双联绝缘子串的检测,其通过履带跨越所述形体空间,并通过两边的阻挡装置进行行走方向的导向。不过显然诸如履带和轮式结构的机器人并不适合于垂直绝缘子串的检测,如履带式底盘,其最大爬坡能力小于60度,并需保证履带与绝缘子串的摩擦系数比较大。显见的一点是,绝缘子串很多事瓷质件,表面非常光滑,很难是机器人获得良好的驱动环境。这类机器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用于垂直绝缘子串的检测。
中国第CN202013392U号实用新型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垂直绝缘子串检测的机器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环形支架,两个环形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爬行机构,两个爬行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为适应在垂直绝缘子串上的攀爬,爬行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导轨,两个导轨上分别设置卡脚机构;而卡脚机构又包括滑动装置和摆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卡脚滑块,摆动装置包括摆动键套,摆动键套通过轴承连接到卡脚滑块上,结构复杂;并且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一系列的运动相配合,不可避免的产生个运动环节的衔接问题,效率比较低。另外,其本意是用于双肢垂直绝缘子串的检测,形体比较大,携带困难,而高压线路多在野外,不便于携带的缺陷会严重影响其实际使用的便捷性;且双肢垂直绝缘子串的间距也不一样,其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
中国第CN1165775C号发明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套设于绝缘子本体周边的环形支架的机器人,在该环形支架上设置爬行机构和检测探头,显然,由于绝缘子串两端连接,环形支架套装在绝缘子串上需要通过辅助结构进行配合,否则无法完成套装,该辅助的结构,如两节或者两节以上拼对口和的结构,造成了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另外,其仍然采用导轨式结构,并配合卡爪结构,体积仍然比较大,体形笨重而难以携带。同时,卡爪结构动作比较缓慢,检测效率比较低。通常,这类检测机器人需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垂绝缘子串智能检测机器人,它结构比较紧凑,并能够相对高效的完成垂直绝缘子串的检测。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悬垂绝缘子串智能检测机器人包括:
机架,为优弧环结构;
驱动组件,计三组,相应各一地配置在所述优弧环结构的两端和中部,且每组驱动组件具有上下配置并同步驱动的攀爬臂;两攀爬臂转角相差90度,且攀爬臂是以其转轴为基准的轴对称结构,对应的四个攀爬臂端在同一时刻有一个或两个支于一绝缘子的上或者下表面;
电源及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部件;以及
检测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连接于所述电源及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