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高速打磨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109.1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强;董红波;区兴永;曾刚;曾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钱成岑 |
地址: | 6114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高速 打磨 列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养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钢轨预防性打磨的钢轨高速打磨列车。
钢轨打磨是一种消除钢轨的波形磨耗和控制钢轨的接触疲劳,防止因接触疲劳而产生片状剥落、开裂等病害的主要手段,主要方式有矫正性打磨、维护性打磨和预防性打磨。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速打磨列车及铣磨列车来实现钢轨打磨。但是,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出现的钢轨波磨及弹条折断现象,反映出仅仅依靠常规低速打磨列车来对高速铁路钢轨进行预防性打磨已不能满足要求,同时现有打磨车大多需要天窗时间作业,影响营运,作业车的打磨装置位置不可调,造成转弯处及爬坡处打磨带位置跑偏;打磨姿态不可调,无法实现钢轨的全轨面打磨;无实时监控系统,对打磨过程不可控、无记录;无铁屑、火花收集系统,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易导致火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天窗作业,打磨过程可控可调,能实现全轨面打磨且安全环保的钢轨高速打磨列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轨高速打磨列车,包括打磨作业车以及具有打磨组件的打磨装置,该打磨组件主要由砂轮组件、砂轮支承座、支承座安装板和旋转框架构成,砂轮组件装于砂轮支承座上,砂轮支承座安装在支承座安装板上,支承座安装板卡入旋转框架,打磨装置还包括打磨框架,该打磨框架是由两个U型梁相对设置并通过短横梁连接为一体的方形框架,短横梁的两端通过销轴连接U型梁,且短横梁能沿销轴上下滑动,在打磨框架中平行安装两个打磨组件,旋转框架的两端与打磨框架可转动连接,且至少一端设置旋转驱动装置,打磨框架上部通过升降油缸与打磨作业车的车厢底部铰接,打磨框架下部安装有支撑轮。
这种结构将两组打磨组件并联,可同时打磨铁道的两根钢轨,打磨框架的两个U型梁可在竖向相对移动,从而适应轨道转弯处两边钢轨的高差以及内外半径不一致的工况,避免打磨带位置跑偏。升降油缸两端铰接,因此打磨作业在通过弯道时,升降油缸可左右摆动自动适应钢轨使打磨装置在钢轨上打磨位置稳定不跳动。
进一步,打磨组件两端均装有姿态控制机构,其主要由长销轴、长连杆、调整油缸、加压油缸、弯连杆、连接板和短连杆构成,连接板固定在旋转框架端部,连接板、短连杆、长连杆、打磨框架、弯连杆依次铰接构成五连杆机构,长销轴穿过短连杆与长连杆的铰点将两端的姿态控制机构连在一起,调整油缸铰接于短连杆与长连杆之间,加压油缸铰接于弯连杆与打磨框架之间。
通过姿态控制机构的调整油缸调节控制砂轮组件的角度和位置,从而实现打磨钢轨面各个位置的需要;通过加压油缸对砂轮组件加压,保证砂轮组件磨削需要的压力。
进一步,在打磨作业车的车厢底部竖向设有若干导向板,相邻两导向板之间形成打磨安装部,打磨装置安装在该打磨安装部中,导向板上开设竖向导向槽,在打磨框架两端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导向槽匹配。
这种结构能够保证打磨装置在由升降油缸带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并且避免在打磨作业时左右晃动。
进一步,在打磨作业车的车厢底部依次安装有四组打磨装置,各组打磨装置的砂轮组件打磨钢轨截面不同的位置,且各组打磨装置的打磨位置相互叠加后完全覆盖钢轨截面全部位置。
进一步,在打磨作业车的车厢底部依次安装有四组打磨装置,各组打磨装置的砂轮组件打磨钢轨截面不同的位置,且各组打磨装置的打磨位置相互叠加后完全覆盖钢轨截面全部位置。
进一步,在打磨作业车上还设置用于感应升降油缸和加压油缸油压的传感器,以及接受传感器信号并控制升降油缸和加压油缸油压的控制器。
这种结构可控制升降油缸和加压油缸的油压,传感器采集到升降油缸和加压油缸的油压数据,并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油压值与预先设定的标准油压范围值对比,如超出该标准油压范围值,则控制器控制向升降油缸、加压油缸输油,直到油压值在标准油压范围值内。因此,当轨道左右不平或者前后不平时,升降油缸会自动伸缩调整油缸长度,使支撑轮始终压紧钢轨。加压油缸使砂轮组件始终压紧钢轨,保证磨削需要的压力。
进一步,在打磨作业车上还设有集尘系统,该集尘系统包括集尘管道、抽风机、集尘容器,集尘管道安装在车厢底部两侧,集尘管道一端为集尘口,该集尘口正对砂轮组件对钢轨的打磨位置,集尘管道另一端接入集尘容器,在集尘容器中设有过滤装置,抽风机安装在集尘管道中。
在打磨装置打磨钢轨时,产生的铁屑、火花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被吸入集尘管道送入集尘容器中,过滤装置将铁屑过滤后,剩余的气体排入大气,有利于环境保护,消除火灾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