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设或拆除地铁基坑钢支撑的简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500.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高辛财;谢保良;赵德平;陈鹤;刘久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陈宪忠;张亚军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设 拆除 地铁 基坑 支撑 简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基坑工程中特殊场地条件下钢支撑架设、拆除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工程基坑往往受周边地下管线、建筑物或构筑物、地面交通等因素限制,对控制基坑侧壁变形及地面沉降要求较高。因此,地铁工程深基坑一般采用桩撑支护体系,场地条件困难时,钢支撑架设时间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地铁工程深基坑一般采用龙门架进行钢支撑的安装及拆除,基坑宽度较小时也可考虑采用吊车进行钢支撑的安装及拆除。但对于异形深基坑,若用龙门架架设、拆除钢支撑,龙门架跨度增加较大,用于架设、拆除钢支撑的龙门架设计复杂、笨重,其自身安装及拆除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若采用吊车进行钢支撑架设及拆除,由于施工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布置吊车或吊车布置后吊臂过长,起吊困难;同时考虑吊车相互配合安装、拆除钢支撑协调难度大,大型深基坑工程中不宜采用吊车起吊安装、拆除钢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设或拆除地铁基坑钢支撑的简易装置,它安装拆除简单便捷、可控精度高,适应于异形深基坑或特殊场地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架设或拆除地铁基坑钢支撑的简易装置,它包括:水平杆、支架、立杆、起吊耳、稳定构件,稳定构件包括水平稳定构件和斜撑稳定构件,两根支架的顶部由一根水平稳定构件固定连接,两根支架的中部由另一根水平稳定构件固定连接,形成门形架,门形架的两个顶角分别由两个斜撑稳定构件固定连接;水平杆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在门形架的顶边中间,水平杆的外侧与立杆固定连接,水平杆、支架、立杆与稳定构件共同形成托架;水平杆的内侧下方固定连接起吊耳、起吊耳上挂电动葫芦,支架和立杆的底部与地铁基坑的冠梁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地铁基坑两侧为一组分别对应设置托架,每组对应的两个托架之间经电动葫芦起吊钢支撑。
采用两根长度为1.4m的18号工字钢作为立杆焊接在冠梁预埋钢板上,在立杆顶部上顶头焊接长度为1.1m的18号工字钢作为水平杆,水平杆向地铁基坑内伸出40cm,在水平杆中部下方采用L14角钢焊接成支架作为受力支点,支撑住水平杆,稳定构件采用L14角钢。它还包括:托板、三角托架,将钢支撑起吊至安装位置,在钢支撑的固定端和活动端的下方焊接托板和三角托架,三角托架为直角三角形钢架,托板为U型板,托板固定连接在三角托架顶面的直角边上,三角托架的另一直角边与冠梁下方的基坑侧壁由预埋件或锚栓固定连接;将钢支撑放到托板和三角托架上,对钢支撑进行施加预应力,完成钢支撑的架设。托板采用3块钢板焊接而成U型板,三角托架采用L80角钢。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型钢构件形成钢支撑吊装托架,并将其固定于冠梁上,通过焊接的钢板和钢环形成吊耳与电动葫芦进行连接,通过导链连接钢支撑与电动葫芦、并通过电动葫芦提升钢支撑,钢支撑就位后,焊接固定钢支撑的托板和三角托架,施加预应力,完成钢支撑的安装。钢支撑的拆除同样先通过导链连接钢支撑和电动葫芦,先拆除托板和三角托架,然后将钢支撑提升至地下二层底板,然后吊出基坑范围。
它具有预埋施工方便、安装拆除简单、可控精度高、钢支撑架设及拆除便捷的优点,同时,此装置可重复利用,在具有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具有经济效益,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换乘圆厅基坑支护平面图;
图2为换乘圆厅基坑支护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钢支撑在地铁基坑底部的示意图;
图6为钢支撑吊至冠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标号:水平杆1、支架2、立杆3、起吊耳4、托架5、电动葫芦6、冠梁7、钢支撑8、托板9、三角托架10、稳定构件11。
一种架设或拆除地铁基坑钢支撑的简易装置,它包括:水平杆1、支架2、立杆3、起吊耳4、稳定构件11,稳定构件11包括水平稳定构件和斜撑稳定构件,两根支架2的顶部由一根水平稳定构件固定连接,两根支架2的中部由另一根水平稳定构件固定连接,形成门形架,门形架的两个顶角分别由两个斜撑稳定构件固定连接;水平杆1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在门形架的顶边中间,水平杆1的外侧与立杆3固定连接,水平杆1、支架2、立杆3与稳定构件11共同形成托架5;水平杆1的内侧下方固定连接起吊耳4、起吊耳4上挂电动葫芦6,支架2和立杆3的底部与地铁基坑的冠梁7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地铁基坑两侧为一组分别对应设置托架5,每组对应的两个托架5之间经电动葫芦6起吊钢支撑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