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移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476.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锺开沐 | 申请(专利权)人: | 磊登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设备 | ||
技术领域
一种工件移载设备,尤指使用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工件移载设备,且工件移载设备的承载装置于移动装置上呈浮动状态,让移动装置将承载装置移动至定位后,承载装置可进行二次定位。
背景技术
为了加速生产设备的生产速度,众多的生产设备皆改为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也就是将各工作站设置于同一机台上,让工件依序经过各工作站完成加工,而目前工件大多利用移载设备依序经过各加工站,然而,由于移载设备是利用移动装置移动工件,因此当移动工件到达工作站时,常常会产生无法对准工作站的问题,而使工件加工时产生误差,且当移载设备的长度越长、移动的距离越长或是经过的工作站越多,则累计所产生的误差就越大,即使利用调整工作站,也无法有效地消除误差。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移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移动,且承载装置于移动装置上呈浮动状态,让移动装置将承载装置移动至定位后,承载装置可进行二次定位,以避免承载装置因为移动装置的移动而产生定位误差,以利加工作业的进行,提高产品良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移载设备,设置有移动装置及承载装置,其中:
该移动装置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连接有位移件,位移件受驱动器带动位移,位移件设置有镂空部,位移件于镂空部的周缘形成有限位面;
该承载装置具有基部,基部位于移动装置的镂空部内,且基部的侧表面与移动装置的限位面形成有间距,并于基部上表面设置有用以承载工件的承载部,承载部的周缘横向延伸至移动装置的位移件上表面,而基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的周缘横向延伸至移动装置的位移件下表面。
所述的工件移载设备,其中,该移动装置的位移件具有连接驱动器的本体,本体两侧同向延伸有两支臂,两支臂的末端连接有连接片。
所述的工件移载设备,其中,移动装置的位移件于镂空部周缘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处分别设置有钢珠板,且钢珠板上设置有多个形成定位转动的钢珠,而承载装置的承载部靠近基部的表面抵持于钢珠板的钢珠,而承载装置的定位部靠近基部的表面抵持于钢珠板的钢珠。
所述的工件移载设备,其中,该移动装置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有基座,基座表面一侧设置有抵持件,基座表面另一侧设置有推移件,且推移件连接有推移器,使推移件朝向抵持件来回位移,而移动装置的驱动器带动位移件使承载装置的定位部进入定位装置的抵持件与推移件之间,让推移器带动推移件朝向抵持件,使承载装置的定位部定位于定位装置的抵持件与推移件之间。
所述的工件移载设备,其中,该承载装置的定位部一侧表面设置有抵靠面,相邻抵靠面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定位面,而定位装置的推移件表面设置有两个定位柱,两个定位柱之间设置有推移部,承载装置的定位部定位于定位装置的抵持件与推移件之间时,推移部抵持于承载装置的抵靠面,而定位装置的两个定位柱分别抵持于承载装置的两个定位面。
所述的工件移载设备,其中,该承载装置的定位部一侧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导引斜面,而定位装置的抵持件表面设置有两个导引柱,承载装置的定位部定位于定位装置的抵持件与推移件之间时,定位装置的两个导引柱分别抵持于承载装置的两个导引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移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移动,且承载装置于移动装置上呈浮动状态,让移动装置将承载装置移动至定位后,承载装置可进行二次定位,以避免承载装置因为移动装置的移动而产生定位误差,以利加工作业的进行,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局部剖面图;
图5为图4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位移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立体外观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立体外观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磊登自动控制有限公司,未经磊登自动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产品的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电子产品
- 下一篇:一种照明器故障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