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多路可调的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8958.6 | 申请日: | 201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创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可调 led 路灯 驱动 电源 | ||
1.一种节能型多路可调的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包括电源输入端、防反接电路、稳压电路、DC-DC变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探测电路、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端、防反接电路、DC-DC变换电路依次串联连接,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LED路灯负载提供恒流供电;防反接电路输出同时接到稳压电路,稳压电路输出为单片机、运算放大器、温度传感器、电感线圈、光敏传感器供电;恒流恒压反馈电路和探测电路并联,输出端各自连接到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入端,探测电路将采集到的温度、光强、车辆有无状况的信号传给单片机控制电路运算处理,恒流恒压反馈电路将负载的电压电流情况实时传给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DC-DC变换电路输入端,单片机控制电路根据当前获得的信息输出调光的PWM信号,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DC-AC变换电路、多路同步整流电路、多路输出电路,还根据DC-DC变换电路变换结构,推导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式,探测电路包括光强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车辆检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路可调的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P型MOSFET管Q1、电阻R1、R2、R3、电容C1、C3和二极管D1组成,MOSFET管Q1的漏极接到电源输入端,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之后一起并联在MOSFET管Q1的漏极和源极两端,电阻R2、二极管D1和电容C3一起并联在MOSFET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3接在MOSFET管Q1栅极与地之间,MOSFET管Q1的源极是电压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路可调的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电路包括光强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光强检测电路由可见光传感器GB5-A3C、电阻R4组成,可见光传感器GB5-A3C的第二引脚接+5V,可见光传感器GB5-A3C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4接地,可见光传感器GB5-A3C的第四引脚接地;温度检测电路由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ADT7311、电阻R18、R19和电容C9组成,ADT7311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分别接单片机STC12C5412AD的第二十七引脚,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R18一端接+5V,一端接ADT7311的第六引脚,R19一端接+5V,一端接ADT7311的第五引脚,ADT7311的第七引脚接地,ADT7311的第八引脚接+5V,同时通过电容C9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路可调的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DC-AC变换电路、多路同步整流电路、多路输出电路,现以一路多路同步整流电路和一路输出电路进行说明,该电路由电感磁心L1、L2、功率MOSFET管Q2、Q3、变压器T1,稳压管D2、D6,二极管D3、电容C5、C7组成,其中变压器T1包括一个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分别称作T1初级线圈、T1次级线圈1和T1次级线圈2,电感磁心L1同名端接防反接电路输出端,异名端通过电容C6接地,同时接功率MOSFET管Q3漏极,功率MOSFET管Q3的栅极接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输出端,功率MOSFET管Q3的源极接地,稳压管D2、D6串联与电阻R5并联在T1次级线圈2两端,T1次级线圈2同名端连接到功率MOSFET管Q2的栅极,T1次级线圈2异名端连接在MOSFET管Q2的漏极,MOSFET管Q2的源极接T1次级线圈1的异名端,电容C5一端接T1次级线圈1的同名端,另一端接MOSFET管Q2的漏极,二极管D3的正端和负端分别接MOSFET管Q2的漏极和源极两端,二极管D3正端通过电感磁心L2接地,二极管D3的负端通过电容C7接地,二极管D3的负端是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创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创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9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明隐结合的半隐框幕墙系统
- 下一篇:竖向遮阳玻璃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