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山区茶园地力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50903.7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美;方洪生;周迎春;苏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徽州洪通茶厂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59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山区 茶园 地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山区茶园地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发展状况对茶区经济振兴、市场供应和名茶品牌的树立具有深远影响。然而,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茶产业的立地条件一般较差,多为山地,作为我国茶叶主产地之一的安徽省更是如此。据调查统计,安徽省约70%~80%的茶园分布在山区。
山地茶园土壤贫瘠,土层较薄,保水保肥能力差。茶区农民为求高产,普遍存在过量使用化学肥料,有机肥和其他有益元素发肥料投入不足的情形;茶树施肥比例严重失调,重氮肥轻钾肥的盲目性施肥现象普遍存在。茶农的这种经验性生产方式,不仅使茶叶产量和品质难以持续提高,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生态环境污染的风险。此外,我国在山地茶园土壤耕作管理中多以免耕为主,这种耕作方式虽然可维持土壤结构,但由于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多年免耕易造成土壤有机质匮乏,土壤板结,土壤孔隙度降低,通透性差,杂草丛生,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下降,造成树势早衰减产,茶叶品质下降。而且,免耕使地表长期裸露,增加了水土流失的风险,这一风险在山地茶园地尤为严重。可见,传统的茶农生产方式和土壤耕作制度,都会影响土壤质量的提高。然而,土壤是茶园的供给原始载体,土壤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茶园的生产能力。
养根壮树是实现山地茶园高产优质的基本前提,而水、肥、气、热、土壤微生物等各项因素协调稳定的土壤条件,才能使肥料利用率提高,更有利于养分功效的发挥,促进根系的发生和生长,进而满足地上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探寻改善茶园土壤质量并配合简便合理的施肥措施,是山地茶产业优化升级及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山区茶园地力的方法,其可有效改善山区茶园土壤的地力状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提高山区茶园地力的方法,包括茶园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其中:
茶园土壤改良包括:对茶园进行隔年耕作,耕作年在春茶追肥时期、夏茶追肥时期、秋季基肥时期分别耕作一次,耕作年最后一次耕作后在茶园行间播种黑麦草,翌年6月刈割翻埋于土壤中;
平衡施肥包括:在春茶追肥时期和夏茶追肥时期分别每亩施用29.5~30.5kg的茶叶专用肥,在秋季基肥时期每亩施用39.5~40.5kg的茶叶专用肥以及24.5~25.5kg的植物蛋白有机肥。
本发明采用茶园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通过连续几年的黑麦草、茶树复合种植,茶园土壤中有机质、腐殖质大量形成,根系生长对土壤的挤压以及根系的分泌物、脱落物等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起到保持水土,促进有机质增加,改善土壤墒情效果。合理的施肥,提升茶园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能力,增加茶树根系微域营养的丰富度。从而改善土壤地力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优选方案为:
春茶追肥时期为每年的3月10日~3月15日,夏茶追肥时期为每年的6月20日~7月1日,秋季基肥时期为每年的10月15日~10月25日。植物蛋白有机肥为普利登植物蛋白有机复合肥,植物蛋白有机肥中K含量不低于4%,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0%,氨基酸含量不低于8%,茶叶专用肥为司尔特茶叶专用肥,茶叶专用肥中N、P2O5、K2O含量的重量比为25:12:9。年纯N总施用量按照24.5~25.5kg/亩进行控制。肥料中N素以氨态或酰氨态氮的形态存在;P素以钙镁磷肥或磷矿粉形态存在;K素以硫酸钾的形态存在。
春茶追肥时期耕作深度为10~12cm,夏茶追肥时期耕作深度为12~15cm,秋季基肥时期耕作深度为18~20cm,耕幅宽度均控制在50~60cm。
黑麦草的播种量为0.5~1.0kg/亩。
耕作年春茶追肥时期、夏茶追肥时期、秋季基肥时期先分别进行施肥,然后进行耕作。这样可以将所施用的肥料与耕作层土壤混匀覆盖,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又可以使所施用的肥料中的养分元素充分接触,有利于茶树根系吸收利用且肥料淋失和挥发较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作近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徽州洪通茶厂,未经黄山市徽州洪通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0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