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已有结构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45596.3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宝;陈磊;解咏平;陈艺博;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装配 预制 钢筋混凝土 框架 加固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已有结构的方法,由待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原框架(1)和用于加固的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组成,二者由无粘结预应力筋(7)连接装配成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预制框架梁(10)、新增预制框架柱(11)节点处以及上下层新增预制框架柱(11)接头处的钢筋绑扎后,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所述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与钢筋混凝土原框架(1)之间留有8~10mm宽的缝隙(4),通过砂浆(5)封闭;所述新增预制框架梁(10)、新增预制框架柱(11)预留孔道(6)以便穿入无粘结预应力筋(7),原框架梁(2)、原框架柱(3)与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相对应的位置通过钻孔形成孔道(6);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7)穿过孔道(6)并张拉,用锚具(8)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已有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的混凝土及钢筋强度等级高于钢筋混凝土原框架(1),但不宜超过两个等级;所述新增预制框架梁(10)的宽度为原框架梁(2)宽度的1/3~2/3,高度与原框架梁(2)相同;所述新增预制框架柱(11)的宽度与新增预制框架梁(10)宽度相同,高度与原框架柱(3)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已有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孔道(6)沿原框架柱(3)、新增预制框架柱(11)高度方向,原框架梁(2)、新增预制框架梁(10)跨度方向每隔500~1000mm布置平行的两排,位置应避开原框架梁(2)、新增预制框架梁(10)端塑性铰区以及梁柱节点区,同时应避开原框架柱(3)、新增预制框架柱(11)、原框架梁(2)、新增预制框架梁(10)内部纵向钢筋及箍筋;所述孔道(6)的内径应比无粘结预应力筋(7)的直径大6~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5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智能电脑桌
- 下一篇:一种采用纳米杀菌材料的储物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