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窝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2605.3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敦明;黄慧英;高志亮;吴敏;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窝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燕窝的鉴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检测燕窝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强大的结构解析能力确定了其在现代仪器分析中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生物,食品科学等众多领域。但核磁共振一直以来因为相对其他化学分析仪器检测灵敏度不高而受人诟病。近年来,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高灵敏探头的出现、谱仪与实验方法的改进,核磁共振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已不再是制约核磁共振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Malz等就线性、稳定性、专属性、选择性和准确性等定量分析的基本问题对定量核磁共振方法(qNMR) 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分析,并组织了多家国际上高水平的实验室对3个实际样品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以氢谱核磁共振(1HNMR)为基础建立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小于1.5%,完全可以同HPLC等经典定量分析方法媲美。从实验原理、设备功能和方法学等角度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均能满足定量分析要求,完全可作为日常食药真伪鉴定分析的一种常规检测手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食品和药品的真伪鉴定主要包括几个优势:1)样品前处理简便:核磁共振样品预处理环节少,操作简便,能大大缩短实验周期。2)实验高效快速:NMR实验可以同时提供物质结构和含量信息,因此鉴定和检测可同步进行。3)对有机物的普适性:核磁共振实验是一种无偏向性的测试方法,能同时分析鉴定混合物中的多种组分,为定量分析中基准物的选择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空间;4)异构体分析能力强:核磁共振对异构体独特的识别能力是许多测试技术所不能比拟的。
目前燕窝真伪鉴定方法主要是经验鉴别法、显微鉴别法(主要通过燕窝和常见掺假物如猪皮,琼脂,树胶,白木耳等的显微特征的不同来鉴别燕窝的真伪)和仪器鉴别法。仪器鉴别法主要包括了凝胶电泳法(根据天然燕窝特有的谱带来区别不同的燕窝)、红外光谱法(主要是通过红外光谱法来建立燕窝的特征谱图。不同的燕窝都有自己的特征图谱,可通过比较谱图吸收峰的波数位置和相对峰强度的差异来鉴定燕窝的真伪)、气相色谱法(通过测定燕窝中氨基酸的总含量、组成以及某些氨基酸在掺假物中比例的变化进行鉴别。)、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经水解后燕窝中特征物质-唾液酸来检测)、分光光度法(利用乙酸酸水解燕窝中的唾液糖蛋白成唾液酸来进行检测)等。这些方法中有的准确性不高,灵敏度低;有的提取纯化程序冗长,重现性不好,造假者在假燕窝中添加某一唾液酸,便可蒙混过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燕窝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与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的指纹识别分析方法,用于鉴别真假燕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燕窝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核磁共振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鉴定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
前处理待鉴样品:将燕窝和待鉴样品研磨成细粉,将细粉加含10%以上氘带水的1%磷酸水溶液,在沸水中水浴加热,冷却后离心;取上清液至5 mm核磁管中,将核磁管加封;
设置技术参数,通过核磁共振仪采集样品的1H-NMR谱图;
数据分析:通过燕窝和待鉴样品的1H-NMR谱图对比,判断燕窝的真伪。
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为将燕窝和待鉴样品研磨成细粉,分别称取10到20mg细粉加含10%以上氘带水的1%磷酸水溶液1 mL,在沸水中水浴加热20min,冷却后离心;各批样本离心后取上清液400到900 μL,转移至5 mm核磁管中,将核磁管密封。
所述细粉的粒径为500微米以下。
所述离心条件为3000到20000rpm,5分钟。
所述技术参数为:以90% H2O + 10% D2O或D2O锁场,使用脉冲序列noesygppr1d在δ4.7 处压制水峰,试验温度为25℃;谱宽 SWH 15000.00Hz,采样数据点 TD 32768,扫描次数 NS 32 次,延迟时间 D1 2 s,接收增益 RG 203。
所述核磁共振仪为300兆以上的核磁共振波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2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