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压CO2和三种天然抑菌剂对液体食品中芽孢的协同杀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1702.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任红晶;张华;朱永明;葛伟;张玲;肖光辉;张永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571 | 分类号: | A23L3/3571;A23L3/3526;A23L3/3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co sub 天然 抑菌剂 液体 食品 芽孢 协同 杀菌 方法 | ||
1.加压CO2和三种天然抑菌剂对液体食品中芽孢的协同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芽孢的100重量份待杀菌液体食品置于反应釜中,通过无菌操作向反应釜中的液体食品加入天然抑菌剂,并进行一定温度的预热处理,打开CO2气罐阀及反应釜的进气阀,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使反应釜中的气体均为CO2气体,于一定的加压CO2处理条件对液体食品进行杀菌处理,待杀菌结束,打开出料阀门,无菌操作取出物料,得到商业无菌的液体食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取的天然抑菌剂为ε-聚赖氨酸、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各天然抑菌剂的添加量范围分别为:
(1)ε-聚赖氨酸的添加量范围为:0.01 -0.015重量份;
(2)溶菌酶的添加量范围为:0.008-0.012重量份;
(3)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范围为:0.01-0.018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菌操作向待杀菌的液体食品中添加天然抑菌剂后,对待杀菌的液体食品进行预热处理,其预热温度为4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CO2气罐阀及反应釜的进气阀,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重复该过程3-4次,使反应釜中的气体均为CO2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压CO2对液体食品进行灭菌处理的参数为:(1)处理压力为:8-10MPa;
(2)处理温度为:45-55℃;
(3)处理时间为:45-7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择的液体食品为牛乳、鲜橙汁、豆乳。
8.根据权利要求1、3、6和7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选天然抑菌剂种类、浓度的不同、食品体系及接种初始含菌量和杀菌后残留菌量的不同,使各液体食品经过加压CO2杀菌处理后,芽孢下降的数量可达到5个对数值以上,保证经过杀菌处理的各液体食品达到商业无菌的卫生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17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鸟巢的路灯
- 下一篇:一种高抗压的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