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0102.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柳义明;中立英幸;小田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F02B25/16 | 分类号: | F02B25/16;F02B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状 二冲程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将先行扫气用的空气导入到扫气通路的空气通路并利用止回阀对该空气通路的相对于扫气通路的开闭情况进行限制的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中,在活塞的上升行程,利用在曲轴箱内产生的负压自进气通路将混合气体吸入到曲轴箱内,并且自空气通路将空气导入到扫气通路内,在活塞的下降行程,在供给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之前,使在之前的上升行程被导入到扫气通路内的空气作为先行扫气用的空气流出到汽缸内。由此,在燃烧后的燃烧气体(排气)与经由扫气通路新供给的混合气体之间存在空气的层,所以能够抑制混合气体向燃烧气体混入,防止未燃烧气体向排气口窜气。
这里,与对空气通路的相对于扫气通路的开闭情况进行限制的方式相对应地,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大概分为如下两种。
一种是:在空气通路设置止回阀,容许自空气通路流向扫气通路的空气的气流,另一方面,利用该止回阀切断该气流的反向的、即自扫气通路经由空气通路流向外部的空气和混合气体的气流。另一种是:在活塞的侧面形成槽,经由该槽暂时将扫气通路和空气通路间连通,将空气导入到扫气通路,另一方面,将混合气体供给到汽缸内时,利用活塞封闭空气通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属于前种方式的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35684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文献1的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中,导入先行扫气用的空气的空气通路在从扫气流入口到扫气口的大致中间位置与扫气通路相连接,该扫气通路自向曲轴箱内开口的扫气流入口延伸至向汽缸内开口的扫气口,在该空气通路与扫气通路相连接的连接部设有用于限制自扫气通路向空气通路的逆流的止回阀(例如簧片阀)。在活塞的下表面形成有缺口,在从活塞的上升行程后期进入到下降行程初期的过程中,扫气口在该缺口开放。由此,在曲轴箱内产生的负压经由扫气口作用于扫气通路内,自空气通路向扫气通路导入先行扫气用的空气。这里,为了避免曲轴箱内的负压经由扫气流入口波及到扫气通路内,在扫气流入口设有切断自扫气通路流向曲轴箱内的空气的气流的止回阀(例如簧片阀)。
采用这种结构,被导入到扫气通路内的空气以不会在扫气通路内自空气通路的连接部朝向扫气流入口流动的方式沿一方向向扫气口流动,所以能够抑制混合气体向先行扫气用的空气混入,维持了空气与混合气体的层状分离状态,防止未燃烧气体向排气口窜气。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了进一步良好地实现空气先导式层状扫气,将用于进行先行扫气的尽量多的量的空气贮存在扫气通路内,从而抑制未燃烧气体向排气口窜气。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该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构成为,包括:进气通路,其用于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到曲轴箱内;第1扫气通路,其自向曲轴箱内开口的第1扫气流入口延伸至与活塞的工作位置相对应地向汽缸内开口的第1扫气口;第2扫气通路,其自向曲轴箱内开口的第2扫气流入口延伸至与活塞的工作位置相对应地向汽缸内开口的第2扫气口;连通部,其使第1扫气通路和第2扫气通路彼此连通;空气通路,其用于在比该连通部接近第1扫气流入口的位置将先行扫气用的空气导入到第1扫气通路内;第1止回阀,其用于在活塞的上升行程内切断自第1扫气通路朝向曲轴箱内流动的空气的气流;以及第2止回阀,其用于在活塞的下降行程内切断自第1扫气通路经由空气通路朝向外部流动的空气和混合气体的气流,在活塞的上升行程内,混合气体自进气通路被导入到曲轴箱内,并且自空气通路导入到第1扫气通路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上述连通部流入第2扫气通路,在活塞的下降行程内,在活塞的之前的上升行程内流入的第1扫气通路内和第2扫气通路内的空气自第1扫气口和第2扫气口流出到汽缸内,相应地,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经由第1扫气通路和第2扫气通路自第1扫气口和第2扫气口供给到汽缸内。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0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构造变动破坏烃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尾气净化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