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33972.7 | 申请日: | 2013-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章勤;王佩;何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36/896;A61K9/08;A61K9/20;A61K9/48;A61K9/16;A61P15/00;A61P37/04;A61P39/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盆腔炎 性疾病 后遗症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这些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化瘀泄浊的药物和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即以往所称的慢性盆腔炎,多发于已婚育龄妇女,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部隐痛下坠,腰骶部酸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常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近年来由于意识观念的改变及计划生育手术的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带来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现代医学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多采用以抗生素、手术、物理治疗等方法,上述方法虽然对于改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很难从根本上消除病根。
中医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面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扶正祛邪,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可以达到改善体质、增强免疫、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的效果,目前已作为临床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情顽固、缠绵不愈、易于复发的特点及发病率的日趋上升,开发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现有的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药物存在疗效不好、治愈率低、反复发作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便,条件简单,安全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化瘀泄浊的药物以及用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黄芪5-15份、血竭2-6份、桂枝1-10份、芍药5-15份、当归5-15份、红藤15-30份、马齿苋10-20份、败酱草20-40份、蒲公英15-30份、制大黄3-9份、丹皮3-9份、桃仁3-9份、没药1-10份、茯苓5-15份、炙甘草1-10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选择黄芪、血竭、桂枝、芍药、当归、红藤、马齿苋、败酱草、蒲公英、制大黄、丹皮、桃仁、没药、茯苓、炙甘草等制备而成,这些药物配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达到抗炎、调节免疫、改善血液循环作用。方中黄芪配伍血竭,为主药,黄芪为补益中气之要药,温养脾胃,培补正气;血竭专入血分,活血散瘀止痛。二药合用,益气扶正,化瘀止痛,扶正无留寇之虑,祛邪无伤正之忧。白芍敛阴;桂枝温阳经脉,助阳化气,既助方中活血化瘀之力,又防苦寒之品凉遏留瘀之弊;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三药合用,共奏温经养血活血之功效。红藤、马齿苋、败酱草、蒲公英清热利湿解毒,制大黄、桃仁、丹皮共奏活血,通瘀滞之功效。茯苓助黄芪健脾利水湿,利水而不伤正气;没药破瘀,伍血竭消瘀解痛,推陈致新。甘草调和诸药,配白芍缓急和中止痛。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血、温经化瘀、利湿解毒之功效。
作为优选,药物组合物制成口服液或片剂或胶囊剂或丸剂或颗粒剂或滴丸。
作为优选,该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 的药材制备而成:黄芪10份、血竭3份、桂枝5份、芍药10份、当归10份、红藤20份、马齿苋15份、败酱草30份、蒲公英20份、制大黄6份、丹皮6份、桃仁6份、没药5份、茯苓10份、炙甘草5份。
以上提到的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原料:称取黄芪、血竭、桂枝、芍药、当归、红藤、马齿苋、败酱草、蒲公英、制大黄、丹皮、桃仁、没药、茯苓、炙甘草备用;
B.提取挥发油:将当归、桂枝、桃仁、没药加水浸泡,用水蒸馏法蒸馏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备用药液备用;
C.煎煮:将黄芪、血竭、芍药、红藤、马齿苋、败酱草、蒲公英、制大黄、丹皮、茯苓、炙甘草和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水的重量是原料质量的8倍,加热煎煮1小时,罐内温度为100℃,罐内温度降至71℃时,过滤得滤液Ⅰ和滤渣Ⅰ;
将滤渣Ⅰ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水的重量是滤渣Ⅰ质量的8倍,加热煎煮1小时,罐内温度为100℃,罐内温度降至71℃时,过滤得滤液Ⅱ和滤渣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中医院,未经杭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