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支架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32835.1 申请日: 2013-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3681886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发明(设计)人: 孟庆波;吕松涛;李冬梅;罗艳红;肖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31/02 分类号: H01L31/02;H01L31/0445;H01L31/0248;H01L31/18
代理公司: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代理人: 范晓斌,薛峰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钙钛矿基 薄膜 太阳电池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太阳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支架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是一种直接把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目前硅基太阳电池技术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的光伏技术。但由于其制作成本高,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低成本的太阳电池材料与技术。新型薄膜太阳电池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和简单的制备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高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关键之一在于寻求低成本、吸光范围宽、高吸收系数的吸光材料。具有钙钛矿型层状结构的有机金属材料作为一种廉价、高吸收系数的吸光材料,受到关注。近两年来基于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非常迅速。

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一般结构为:致密层、支架层、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对电极。其中,吸光层由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材料形成。基于不同种类的支架层,此类电池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钙钛矿对纳晶多孔宽禁带半导体薄膜(如TiO2,ZnO,SnO2)敏化的薄膜电池,另一种是以多孔绝缘材料薄膜(如Al2O3,ZrO2,SiO2等)为支架层的本体异质结薄膜电池。其中,基于钙钛矿对TiO2敏化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5%。近期发现采用Al2O3和ZrO2绝缘材料作为支架层的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可以达到12.3%。证明了这种钙钛矿材料不仅有很好的吸光特性,还具有很好的传输电子的能力。钙钛矿的这种优点为支架层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现有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在制备支架层的过程中需要高温烧结,这使得电池的制备工艺复杂化,且成本增加。在该技术领域,急切希望能够扩展支架层材料的选择范围以及低成本的电池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聚合物材料形成的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支架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简化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支架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又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支架层,所述支架层具有多孔结构,以便在其中填充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有机金属半导体吸光材料;其中,所述支架层由聚合物材料形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层可以由聚合物纳米材料形成;可选地,所述聚合物纳米材料可以为纳米颗粒形式,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可以为30-20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材料可以为交联化聚合物材料;可选地,所述交联化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交联聚苯乙烯、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层的厚度可以为200-1000nm;优选地,所述支架层的厚度可以为200-60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基薄膜太阳电池,包括:

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的导电层;

在所述导电层上形成的且为半导体材料的致密层;

在所述致密层上形成的前述任一种支架层;

在所述支架层内填充的钙钛矿结构的有机金属半导体吸光层;

在所述有机金属半导体吸光层上形成的空穴传输层;以及

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形成的对电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金属半导体吸光层还包括覆盖所述支架层之上的加盖层(capping layer)。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金属半导体吸光层的材料可以为选自化学通式为(CH3NH3)PbXmYn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其中X,Y=Cl,Br,I;m=1,2,3;n=3-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致密层可以由TiO2薄膜或掺锂TiO2薄膜形成;可选地,所述致密层的厚度可以为20-150nm;优选地,所述致密层的厚度可以为5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可以由spiro-OMeTAD、P3HT、PCBTDPP、PTAA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形成;可选地,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可以为20-50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电极可以由金或银材料形成,所述对电极的厚度可以为50-2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