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32445.4 申请日: 2013-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3751582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肖萍;罗荔东;何足元;楚白丽;程琳;周俊琳 申请(专利权)人: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1/14;A61P25/20;A61P7/06;A61K35/56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周晟
地址: 545005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小儿 盗汗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盗汗,又称寝汗,指人睡后出汗,醒后即止。盗汗总的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滕理不固,津液外泄,临床有虚实之分,虽然多因阴虚导致,亦可由血虚、风劳.瘀血、湿热、里热、营卫不和、阳盛阴虚、阳虚气虚、心肾两虚、气阴两虚、时疫等各种不同因素引起,而以脾虚肝旺多见。小儿盗汗属中医学“汗证”范畴,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若先天桌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运化失司,则影响气机的运行,肝脏不能疏利气机,郁而化热,清阳发越,故汗出不止。      

     李中梓《医宗必读》: “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心气虚则无力摄血,血溢脉外则为汗。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热病后期,余邪未清,正虚邪恋,可汗出不止。小儿属“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患病易化火化热,湿热郁蒸津液、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一般对脾虚易感的小儿盗汗采取以下方法预防和治疗: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锻炼身体。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触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

4. 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如:山药胡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枣、薏苡仁、黄芪等。

5. 按摩及耳针疗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补脾土(拇指指末节指腹螺纹面),按揉足三里穴。

(2)耳穴选肺、脾、皮质下穴,按摩出现热胀感而止。

   盗汗的西医治疗目前并无特效药物,没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却有独到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5-15份、菊花3-9份、熟地3-9份、山药5-15份、山茱萸3-9份、茯苓3-9份、丹参3-7份、百合5-15份、浮小麦5-15份、白芍5-15份、神曲3-7份、海螵蛸3-7份、浙贝母3-7份、女贞子3-9份、墨旱莲3-7份、甘草3-9份。

优选地,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8-12份、菊花5-7份、熟地5-7份、山药8-12份、山茱萸5-7份、茯苓5-7份、丹参4-6份、百合8-12份、浮小麦8-12份、白芍8-12份、神曲4-6份、海螵蛸4-6份、浙贝母4-6份、女贞子5-7份、墨旱莲4-6份、甘草5-7份。

更优选地,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10份、菊花6份、熟地6份、山药10份、山茱萸6份、茯苓6份、丹参5份、百合10份、浮小麦10份、白芍10份、神曲5份、海螵蛸5份、浙贝母5份、女贞子6份、墨旱莲5份、甘草6份。

以下是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材来源及主要功效: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32页。【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mor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凉,味甘、苦,无毒。入肺、脾、肝、肾经。具有清热,明目,疏风,解毒功效,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疗疮肿毒诸症。

熟地:又称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116页。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mb.的干燥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7页。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学名: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别称山萸肉、山芋肉、山于肉等。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工人医院,未经柳州市工人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4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