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反应模型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8727.9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午阳;王兴娜;李春阳;闫征;王帆;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nf 诱导 静脉 内皮 细胞 huvec 炎症 反应 模型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反应模型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是从正常人体脐带分离得到的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可表达多种炎症因子及与血管收缩或舒张相关的多种关键酶,是生理、药理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细胞模型系统。
TNF-α是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TNF-α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TNF-α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继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等,从而引起白细胞及单核细胞迁移至血管屏蔽,引起血管炎症反应。正常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MCP-1,ICAM-1和VCAM-1蛋白,或表达量很少。经TNF-α刺激之后,内皮细胞MCP-1,ICAM-1和VCAM-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且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与TNF-α的浓度和刺激时间有密切关系。进过我们实验发现在TNF-α浓度为10ng/ml及刺激6h时,三者表达量均达到峰值。
利用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产生炎症反应细胞模型,可以用于深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预防和调节过激的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对预防和治疗血管炎症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用TNF-α诱导来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细胞反应模型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为一种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反应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
1)HUVEC细胞培养:HUVEC细胞用M199完全培养基(含酚红、20%新生小牛血清、2mmol/L L-谷氨酰胺、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肝素)置于37℃,5%CO2的温箱中培养。
2)HUVEC样品制备:待细胞长满至80%-90%单层,用15ml的1mg/ml的I型胶原酶消化15-20min制备成细胞悬液,取10ul于血球计数板上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
3)HUVEC细胞同步化:取2ml细胞悬液至6孔板进行培养,当细胞长满至90%时,换无血清的培养基进行饥饿培养24h,使所有细胞同步化。
4)TNF-α诱导HUVEC细胞炎症反应:加入终浓度为10ng/ml的TNF-α,刺激HUVEC细胞6h,取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细胞炎症因子MCP-1、ICAM-1、VCAM-1,蛋白含量均升高。
有益效果本发明旨在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炎症反应体外细胞模型。本方法选用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多种炎症因子,明显提高了HUVEC细胞MCP-1、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含量。此炎症反应细胞模型,可以用于深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预防和调节过激的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对预防和治疗血管炎症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用M199完全培养基在37℃,5%CO2的温箱中培养HUVEC细胞至细胞长满80%-90%单层,用15ml的1mg/ml的I型胶原酶消化15-20min制备成细胞悬液,取10ul于血球计数板上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取2ml细胞悬液至6孔板进行培养,当细胞长满至90%时,换无血清的培养基进行饥饿培养24h,使所有细胞同步化。加入终浓度为10ng/ml的TNF-α,刺激HUVEC细胞6h,取细胞上清液ELISA法在酶标仪450nm下测定OD值,检测细胞炎症因子MCP-1、ICAM-1、VCAM-1蛋白,结果表明MCP-1浓度从0.130±0.007μg/L上升到0.608±0.018μg/L(P<0.001),ICAM-1浓度从0.133±0.002μg/L上升到0.669±0.033μg/L(P<0.01),VCAM-1浓度从0.147μg/L±0.011μg/L上升到0.538±0.019μg/L(P<0.01),三者的蛋白含量均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8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