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7164.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培安;朱敏;吴健民;贺莲;张静;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0;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德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痛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材包括炙香附、乌药、当归、姜半夏、延胡索、三七、茯苓、党参、炙甘草、延胡索、炒白芍、白芨、高良姜、炒枳壳、木瓜、何首乌、山楂、金钱草、鸡内金、黄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材重量百分比计为金钱草(5--9%)、炙香附(3--8%)、乌药(3--7%)、当归(3--6%)、姜半夏(2--5%)、延胡索(2--6%)、三七(3--5.5%)、茯苓(2--7.5%)、党参(4--6%)、炙甘草(3--5%)、延胡索(2--5%)、炒白芍(2--5%)、白芨(2--5%)、高良姜(2--5.5%)、炒枳壳(2-5%)、木瓜(3--5%)、何首乌(3--5%)、山楂(3.5--5.5%)、鸡内金(3--5%)、黄芪(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中药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制备方法包括挑选、洗涤、切药、干燥、提取、纯化、喷雾制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过程中中药材与水的质量比为1:1--1:10之间。提取温度为90--100℃,并且提取三次,没次提取时间为1--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出的浸膏(粗)比重为1:1---1:1.5之间。将浓缩工序所得浸膏投入醇沉罐,并加乙醇使之酒精浓度为60%--80%,并开启低温装置使之温度降至8--零下5℃,保温4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后的滤液再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1--1:1.3,浓缩温度为20--50℃。所得浸膏(精)为有效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浸膏(精)采用喷雾干燥剂干燥,干燥机进口温度为100--300℃,出口温度为60--90℃。干燥后的浸膏粒子水分控制在3%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好的浸膏粒子与适当辅料混匀压片,或灌装硬胶囊中,或用颗粒剂分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当辅料包括微晶纤维素、淀粉、预胶化淀粉、羟丙甲基纤维素、滑石粉、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1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助消化功能的中药液
- 下一篇: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膏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