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2306.5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缪鹏;王弼陡;罗刚银;钱庆;王钟周;程文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液体 内毒素 含量 方法 | ||
1.一种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饱和鲎C因子的水溶液加入到待测液体中,得到一混合液,待测液体中的内毒素能够激活所述鲎C因子,产生活性鲎C因子;
步骤2)将经过修饰的电极插入到所述混合液中,电极表面与所述活性鲎C因子发生酶切反应,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性质被改变;随后取出电极,插入到另一含电化学活性物质的电解液中,测该电极对所述电解液的电化学响应值;
步骤3)配制至少三个含特定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液,按照步骤1)和2)进行操作后得到相应的至少三组电化学响应值,并将所得电化学响应值绘成标准曲线;将步骤2)中所得电化学响应值与所述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所述待测液体的内毒素含量;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鲎C因子是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鲎C因子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得:从鲎的血液中提取出RNA,逆转录出鲎C因子的DNA,在原核表达系统或真核表达系统中重组表达出鲎C因子,并对重组表达出的鲎C因子进行纯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组表达出的鲎C因子采用透析法、超滤法、盐析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电泳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亲和层析法或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纯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电极在插入到所述混合液之前,电极表面修饰有包含鲎三肽的多肽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序列所含氨基酸数量为5~50个;所述多肽序列配成溶液修饰到电极表面上,所述多肽序列的浓度为0.1μM~100mM;修饰电极的方法采用吸附固定法、共价键合法或交联法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金电极或碳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电化学活性物质选自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钌或其配合物、吩恶嗪衍生物或具有电化学性质的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电解液中电化学活性物质的浓度为0.1mM~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电化学响应所用方法选自循环伏安法、计时电量法或示差脉冲伏安法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检测液体中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表面的反应温度为37.0±1℃,所述酶切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0min~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3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可热插拔光收发一体模块的解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馄饨自动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