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系铝合金铸锭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11286.X | 申请日: | 2013-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廖知坚;陈瑜;杨荣东;牟大强;孙自鹏;夏友龙;代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21/00;B22D21/04;B22D2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铸锭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系铝合金铸锭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以及化学工艺中已大量应用。根据铝合金中铝的含量与添加元素的区别,铝合金分为1系铝合金、2系铝合金、3系铝合金、4系铝合金、5系铝合金、6系铝合金、7系铝合金、8系铝合金与9系铝合金,其中1系铝合金属于含铝量最多的一个系列,纯度达到99.00wt%以上。
在制备纯铝系列即1系铝合金铸锭的过程中,往往对其晶粒以及组织的变化要求比较严格。现有技术中,生产铝合金铸锭的工艺为:首先将原料在熔炼炉中熔炼,然后将熔炼后的合金熔液在保温炉中静置、除气、除渣以及最后将合金熔液进行铸造,即得到铝合金铸锭。由于1系铝合金对其晶粒度要求较高,现行纯铝系列铝合金铸锭晶粒细化工艺具体为:将熔炼炉熔体出炉转入保温炉时,在出炉槽上添加0~0.6kg/tAl的Al-5Ti-B块晶粒细化剂,之后在铸造过程中在除气装置前的在线流槽上添加1.0~1.2Kg/tAl的Al-5Ti-B丝晶粒细化剂。
1系铝合金铸锭采用上述晶粒细化工艺,没有考虑到熔体到达保温炉后及过完除气装置后熔体中的实际Ti含量,如果炉料中未使用废料,该工艺熔体Ti主要来自Al-5Ti-B块和Al-5Ti-B丝,到达保温炉的熔体Ti含量一般仅为0.002~0.004%,由于经过除气装置后Ti有一定的损耗,虽然在除气装置前添加1.0~1.2Kg/tAl的Al-5Ti-B丝,但是最终浇铸前熔体Ti一般仅为0.006~0.008%。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得知,0.006~0.008%的Ti含量不能满足纯铝系列铝合金铸锭一级晶粒度要求,往往铸锭晶粒度为2~5级,并且晶粒尺寸不均匀,出现局部晶粒粗大和羽毛状晶的现象较多,严重影响到后序加工质量要求,尤其是不能满足CTP板和“双零”箔等所用的纯铝系列铝合金铸锭的一级晶粒度要求。由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1系铝合金铸锭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一级晶粒度的1系铝合金铸锭的生产工艺。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1系铝合金铸锭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铝锭与纯铝废料在熔炼炉中合金化,所述熔炼炉中钛元素的含量为0.005wt%~0.01wt%;
B)将步骤A)得到的合金熔液导入保温炉中进行保温处理,在导炉的过程中添加Al-5Ti-B块,所述保温炉中的钛含量为0.01wt%~0.018wt%;
C)将步骤B)得到的合金熔液进行铸造,在所述铸造过程中在除气装置前加入Al-5Ti-B丝,得到1系铝合金铸锭,所述1系铝合金铸锭的钛含量为0.015wt%~0.025wt%。
优选的,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配料的过程,所述配料的过程具体为:
将纯铝废料进行检测,计算纯铝废料中的钛元素含量,根据所述计算结果确定是否添加Al-Ti中间合金。
优选的,步骤A)具体为:
将纯铝废料在熔炼炉中合金化,检测熔炼炉中合金熔液的钛元素含量,若所述钛元素含量为0.005wt%~0.01wt%,则不添加Al-Ti中间合金;若所述钛元素含量低于0.005wt%~0.01wt%,则添加Al-Ti中间合金,使合金熔体中钛元素的含量为0.005wt%~0.01wt%。
优选的,步骤B)具体为:
将步骤A)得到的合金熔液由熔炼炉转入保温炉进行保温处理,在导炉的过程中添加1.0~1.5kg/tAl的Al-5Ti-B块,检测保温处理后的合金熔液中钛元素的含量,若所述钛元素的含量低于0.01%,则再次添加Al-5Ti-B块,使合金熔体中钛元素的含量达到0.01%~0.018%;若所述钛元素的含量为0.01%~0.018%,则不添加Al-5Ti-B块。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Al-5Ti-B丝的加入量为1.4~1.8kg/tAl。
优选的,所述1系铝合金铸锭的晶粒度为1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1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独立式机考系统
- 下一篇:补骨脂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上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