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贴合方法及工件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3371.1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5/00 | 分类号: | C09J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贴合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例如平板显示器(FPD)或触控面板或3D(3维)显示器或电子书等的FDP等板状工件以粘结剂贴合保护玻璃或FPD等另一片板状工件的工件贴合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工件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工件贴合方法及工件贴合装置,已知有如下内容:以粘结剂遍布整个面的方式对至少一个工件的单面供给粘结剂(UV固化树脂),接着在粘结剂上贴合另一个工件,之后对遍布在已被贴合的一对工件的至少一个表面整体的粘结剂的外缘照射临时固化用的电磁波(UV光),由此仅在粘结剂的外缘形成临时固化部,防止粘结剂的流动引起的溢出,之后通过正式固化用电磁波的照射使粘结剂整体正式固化(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2-73534号公报
近年来,出于小型轻量化的目的,构成一片工件的玻璃基板等的厚度变得越来越薄,对玻璃基板贴合由有机材料构成的可变形的膜的情况,从而工件或面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处于下降趋势。而且,根据以往的玻璃基板之间的粘结,还有将偏光板等有机材料夹入玻璃基板之间而进行粘结的情况,根据成品目的,存在固化后的由UV固化树脂等构成的粘结剂的厚度接近基板厚度的情况。
尽管发生了这种层结构的变化或材质变更,但对工件之间的对位精确度的要求与以往一样,较为严格。
并且,显示面板中有具有将柔性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等夹入重叠的工件的一边而被连接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的面板。
然而,相对于主要用作工件的玻璃基板为无机材料,由UV固化树脂等构成的粘结剂或膜等为有机材料,它们的热膨胀率不同。若对作为无机材料的玻璃基板以夹住由UV固化树脂构成的粘结剂的方式重叠膜或偏光板等,并通过UV照射等进行热固化来进行贴合,则因各自的热膨胀率不同而成为产生翘曲或畸变等变形的原因。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以往那样,玻璃基板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且结构强度较高时,未产生翘曲或畸变等变形。
但是,前述的以往的工件贴合方法中,使粘结剂(UV固化树脂)的一部分通过UV照射临时固化之后,使成为粘结剂整体的大面积部分通过UV照射一次性正式固化,因此若如近年那样工件本身的结构强度下降,则由于朝向大面积的粘结剂整体的正式固化用UV照射所赋予的能量,工件整体的温度上升的同时,大面积的粘结剂发生固化收缩等,产生翘曲或畸变等变形,被临时固定的工件之间产生位置偏离。
因此,存在未能以高精确度对工件彼此进行定位,且成品率下降等问题。
尤其,贴合具有从工件的一边侧夹入柔性基板(FPC)等而被连接的电路基板的显示面板时,插入柔性基板等的部位的粘结剂(UV固化树脂)的厚度变得比其他粘结剂的厚度厚,因此即使在确定工件的重叠位置的状态下通过UV照射以点状临时固化粘结剂的多个部位,但是由于通过正式固化用UV照射相对于成为粘结剂整体的大面积部分赋予的能量,点状的临时固化位置变成支点而工件整体变得易变形,被临时固定的工件彼此向另一边方向等产生位置偏离,无法实现所要求的工件彼此的定位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这种问题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一边抑制工件的变形和粘结剂的固化收缩一边使粘结剂整体正式固化等。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基于本发明的工件贴合方法为将相对置的一对工件相互对位,并且以粘结剂被夹在其间的方式重叠,通过所述粘结剂的固化贴合所述工件的工件贴合方法,其中,具备:临时固定工序,使被夹在所述工件之间的所述粘结剂的一部分3a局部临时固化来临时固定所述工件;及正式固化工序,利用将所述粘结剂整体分割为多个分割区域的遮光掩模,通过对多个所述分割区域的每一个照射电磁波来使所述粘结剂整体分别、依次正式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工程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3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粒排队通道用可变径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盲人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