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乳腺癌的存在和/或严重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3131.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涛;李怡;包国强;乔庆;李金茂;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乳腺癌 存在 严重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乳腺癌的存在和/或严重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第二位最常见的癌症类型肺癌术后(所有癌症发病率10.4%,男女计数)和第五个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率(1)2005,乳腺癌,造成502000人死亡全世界的(7%的癌症死亡率几乎1%的所有;死亡率)(2)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癌已在亚洲逐渐增加,已成为中国妇女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新病例的数量目前大约60000每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乳腺癌的存在和/或严重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检测乳腺癌的存在和/或严重性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从个体取得包含核酸的体液的检测样本;
(b)量测至少一个癌症基因标记表达量,该癌症基因标记选自:
由LTA(NM_000595);VEGFA(M27281);ICAM1(NM_000201);PRL(NM_000948);IGF1(NM_000618);BCL2(NM_000657)ERBB2(NM_004448);CXCL12(NM_000609);HMGA2(NM_003483);FAS(NM_000043);TNF(NM_000594);SYK(NM_003177);ACP5(NM_001611);KLK2(NM_005551);EGFR(NM_005228);IGFBP3(NM_000598);
所组成的群组;
(c)以持家基因对该至少一个癌症基因标记表达量进行标准化;
(d)使用该至少一个癌症基因标记的标准化表达量至逻辑回归预测模型, 计算出癌症和/或癌症复发风险的机率;以及
(e)基于该计算后的机率决定乳腺癌的存在和/或严重性。
其中该检测样本为血液样本。
其中步骤(b)经由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量测。
其中步骤(b)通过该检测样本的循环数目定量mRNA表达量[Ct(test)],且其中步骤(c)的标准化是通过将持家基因的mRNA表达量[Ct(HK)]减去Ct(test),以得到该检测样本的标准化mRNA表达量[Ct(test)]。
其中持家基因选自由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1)及甘油醛3-磷酸去氢酶(GAPDH)所组成的群组。
本发明可以使得乳腺癌尽早发现、确诊和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检测乳腺癌的存在和/或严重性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从个体取得包含核酸的体液的检测样本;
(b)量测至少一个癌症基因标记表达量,该癌症基因标记选自:
由LTA(NM_000595);VEGFA(M27281);ICAM1(NM_000201);PRL(NM_000948);IGF1(NM_000618);BCL2(NM_000657)ERBB2(NM_004448);CXCL12(NM_000609);HMGA2(NM_003483);FAS(NM_000043);TNF(NM_000594);SYK(NM_003177);ACP5(NM_001611);KLK2(NM_005551);EGFR(NM_005228);IGFBP3(NM_000598);
所组成的群组;
(c)以持家基因对该至少一个癌症基因标记表达量进行标准化;
(d)使用该至少一个癌症基因标记的标准化表达量至逻辑回归预测模型,计算出癌症和/或癌症复发风险的机率;以及
(e)基于该计算后的机率决定乳腺癌的存在和/或严重性。
其中该检测样本为血液样本。
其中步骤(b)经由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量测。
其中步骤(b)通过该检测样本的循环数目定量mRNA表达量[Ct(test)],且其中步骤(c)的标准化是通过将持家基因的mRNA表达量[Ct(HK)]减去Ct(test),以得到该检测样本的标准化mRNA表达量[Ct(test)]。
其中持家基因选自由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1)及甘油醛3-磷酸去氢酶(GAPDH)所组成的群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3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山井巷三维格构钢筋混凝土支架
- 下一篇:低温筒袋泵机械密封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