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间多任务的扫描装置及立体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98402.9 | 申请日: | 2013-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蔡朝旭;吴其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2B27/26 | 分类号: | G02B27/26;G02F1/1335;G02F1/29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 任务 扫描 装置 立体 显示装置 | ||
1.一种时间多任务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向透镜,其具有第一透明材料层与第二透明材料层,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与该第二透明材料层间的接口连续形成有朝向该第一透明材料层的第一凸部及朝向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第二凸部,且该第一凸部至该第二凸部的位置偏移量等于该接口所形成的波形的周期的一半;以及
偏光切换模块,其对应于该双向透镜,并在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将入射光的偏光态分别处于互相垂直的第一偏光态及第二偏光态,以使该入射光轮流通过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进行聚光而产生扫描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偏光切换模块于该第一时间点将该入射光的偏光态保持于该第一偏光态,以使具有该第一偏光态的入射光通过该第一凸部进行聚光,并于该第二时间点将该第一偏光态切换至该第二偏光态,以使具有该第二偏光态的入射光通过该第二凸部进行聚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于该双向透镜中远离该偏光切换模块,该第二透明材料层于该双向透镜中靠近该偏光切换模块,且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与该第二透明材料层中至少一个的材质为双折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与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材质分别为双折射材料及非双折射材料,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于该第一偏光态与该第二偏光态时分别具有第一折射率及第二折射率,该第二透明材料层具有介于该第一折射率与该第二折射率间的第三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第三折射率等于该第一透明材料层的第一折射率与第二折射率的总和的一半时,该第一凸部的弧度略小于该第二凸部的弧度,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为非对称结构,该第一凸部的焦距等于该第二凸部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折射率为略小于该第一折射率与该第二折射率的总和的一半,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保持对称结构,该第一凸部的焦距等于该第二凸部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与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材质分别为非双折射材料及双折射材料,该第二透明材料层于该第一偏光态与该第二偏光态时分别具有第一折射率及第二折射率,该第一透明材料层具有介于该第一折射率与该第二折射率间的第三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与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材质均为双折射材料,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于该第一偏光态与该第二偏光态时分别具有第一折射率及大于该第一折射率的第二折射率,该第二透明材料层于该第一偏光态与该第二偏光态时分别具有第三折射率及小于该第三折射率的第四折射率,且该第一折射率小于该第二折射率,该第二折射率大于该第四折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的形状均为弯弧形、圆弧形或三角形,以使该接口依据该形状而形成正弦波、正反圆弧或正反三角形的波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向透镜还具有形成于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上的第三基板、或形成于该第二透明材料层上的第四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偏光切换模块为液晶面板,并具有靠近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第一基板、远离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第二基板、以及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
12.一种时间多任务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装置,其包括:
双向透镜,其具有第一透明材料层与第二透明材料层,该第一透明材料层与该第二透明材料层间的接口连续形成有朝向该第一透明材料层的第一凸部及朝向该第二透明材料层的第二凸部,且该第一凸部至该第二凸部的位置偏移量等于该接口所形成的波形的周期的一半;以及
偏光切换模块,其对应于该双向透镜,并在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将入射光的偏光态分别处于互相垂直的第一偏光态及第二偏光态,以使该入射光轮流通过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进行聚光而产生扫描效果;以及
显示面板,其与该扫描装置互相结合,并依据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的位置交替显示二视差影像以产生立体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4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